[发明专利]一种石斛兰香红茶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7688.5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0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涵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6;A23F3/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洪珊珊 |
地址: | 5575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斛 红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斛兰香红茶,属于饮品技术领域。所述的石斛兰香红茶通过石斛与茶树先共生互养,再采摘鲜石斛花与新鲜茶叶一起窨制、发酵、烘焙制得,所述的新鲜茶叶为采摘自铁皮石斛附生茶树生态栽培茶园的新鲜茶叶芽头或一芽一至三叶片,所述的鲜石斛花为采摘自铁皮石斛附生茶树生态栽培茶园的鲜石斛花。本发明石斛兰香红茶中的石斛与茶树均来自石斛与茶树附生茶园,依靠茶叶容易吸收气味的原理,石斛与茶树共生互养,对茶叶长时间自然熏染,茶青经长时间吸收石斛花香,大幅度提高石斛兰香红茶的兰香气,再将鲜茶叶与石斛花一起窨制、发酵、烘焙,对茶叶进行二次加香,使茶叶具有馥郁的石斛兰香气,该石斛兰香红茶具有解郁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斛兰香红茶,属于饮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斛为兰科植物,其味甘、平、入胃、肺、肾经,具有生津益胃,清热疏风,养阴强肾,益气除热,补肾积精,开胃健脾,通络散结,活血化瘀等功效。民间常用作茶叶代用品,多饮有利于清热、健胃、养阴。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常饮、常备的饮料,不仅具有生津止喝、醒脑明目、抗疲劳、清热、利尿的作用,还有降血脂、降胆固醇等多种功效。
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造成体内激素代谢失调、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异常、免疫力减低,会引起肩膀酸痛、头痛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症状强烈的人,较一般人患呼吸道、消化系统、循环器官等感染症的机会要多许多。患有血管、心脏等疾病的人,如果平时操劳过度,可能导致猝死。因此,疲劳需要进行治疗。
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将石斛与茶叶混合在一起制成保健的石斛茶,用于缓解疲劳,具体如中国专利(CN103931809A)公开的石斛红茶仅是将石斛与红茶按一定重量份混合在一起进揉捻、发酵、提香制成。然而在这种石斛红茶的原料石斛与茶叶混合后需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揉捻以及微波提香,生产过程较为繁琐,且石斛与茶叶仅是物理状态下的混合,因此该石斛红茶的香味及保健功效较为平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具有浓郁的石斛兰香气,还具有较好抗抑郁效果的石斛兰香红茶。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石斛兰香红茶,所述的石斛兰香红茶通过石斛与茶树先通过菌根化石斛苗茶树仿野生栽培方法共生互养,再采摘鲜石斛花与新鲜茶叶一起窨制、发酵、烘焙制得。
石斛与茶树先共生互养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03918551 A)中的菌根化石斛苗茶树仿野生栽培方法:菌根真菌的发酵培养;石斛组培苗的培养;石斛苗与菌根真菌的共生栽培;菌根化的石斛苗炼苗方法;石斛组培苗与茶树附生栽培方法。本发明石斛兰香红茶中的石斛与茶树均来自通过菌根化石斛苗茶树仿野生栽培方法形成的铁皮石斛附生茶树生态栽培茶园,依靠茶叶容易吸收气味的原理,石斛与茶树共生互养。在石斛附生茶树茶园中,石斛花期4-5个月,对茶叶长时间自然熏染,茶与石斛在相生相融的共同环境下默默发生代谢物质流与生物信息流的交互渗透,且茶树及茶叶化学中的萜烯类、棕榈酸具有很强的吸附异味的特性,也是很好的定香剂,茶青经长时间吸收石斛花香,大幅度提高石斛兰香红茶的兰香气。另外又将鲜茶叶与石斛花一起窨制、发酵、烘焙,对茶叶进行二次加香,使茶叶具有馥郁的石斛兰香气,并且具有较好的抗抑郁效果,非常适合受雾霾影响人群饮用。
本发明石斛兰香红茶中所述的新鲜茶叶为采摘自铁皮石斛附生茶树生态栽培茶园的新鲜茶叶芽头或一芽一至三叶片。所述的鲜石斛花为采摘自铁皮石斛附生茶树生态栽培茶园的鲜石斛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涵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涵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76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