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酰基吲哚手性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1859.7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8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郭腾龙;姜权彬;余正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性硼化合物 生物活性 酰基吲哚 合成 反应合成 反应条件 合成手性 硼化合物 手性配体 吲哚取代 不饱和 不对称 二硼烷 频哪醇 潜在的 硼化 双联 铜盐 吲哚 催化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N‑酰基吲哚手性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α,β‑不饱和N‑酰基吲哚与双联频哪醇基二硼烷为原料,手性配体铜盐为催化剂,进行不对称硼化反应合成手性硼化合物。与已报道合成手性硼化合物的方法相比较,本发明原料易得、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以及反应条件温和,产物中含有吲哚取代基,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N-酰基吲哚手性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α,β-不饱和N-酰基吲哚与双联频哪醇基二硼烷为原料,手性配体铜盐为催化剂,进行不对称硼化反应合成手性硼化合物。与已报道合成手性硼化合物的方法相比较,本发明原料易得、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以及反应条件温和,产物中含有吲哚取代基,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
背景技术
手性硼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试剂,在工业、农业及医药等领域中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吲哚基团是极为重要的官能团,可以极大改变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物理性质,大量应用于的药物分子和功能材料中。
目前,有多种方法用于合成手性硼化合物(Schiffner等,Angew.Chem.Int.Ed.2010,49,1194-1196;Calow等,Org.Biomol.Chem.2012,10,5485-5497)。其中,由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不对称硼化的方法是快速、有效地制备手性硼化合物的途径之一,相关制备方法有:1)铜催化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不对称硼化反应(Kobayashi等,Angew.Chem.Int.Ed.2012,51,12763-12766);2)镍催化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不对称硼化反应(Lillo等,Org.Biomol.Chem.2009,7,4674-4676);3)铑催化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不对称硼化反应(Shiomi等,Chem.Commun.,2009,5987-5989);4)有机催化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不对称硼化反应(Radomkit等,Angew.Chem.Int.Ed.2014,53,3387-3391)。然而,α,β-不饱和N-酰基吲哚还没有应用到不对称硼化反应中,其产物中含有吲哚基团,具有潜在生物活性。
本发明利用α,β-不饱和N-酰基吲哚2与双联频哪醇基二硼烷3进行不对称硼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N-酰基吲哚手性硼化合物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适应性广、能简单方便地合成具有潜在生物活性N-酰基吲哚手性硼化合物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以铜盐如碘化亚铜CuI为催化剂前体,加入手性配体如(R,S)-Josiphos和碱如磷酸钾K3PO4,于有机溶剂如特戊醇中,加热条件进行α,β-不饱和N-酰基吲哚2与双联频哪醇基二硼烷3的不对称硼化反应(反应式(1)),反应结束后经过硅胶柱分离纯化进行产物分离和表征,得到N-酰基吲哚手性硼化合物。
技术方案特征在于:
1.所述起始原料α,β-不饱和N-酰基吲哚2与双联频哪醇基二硼烷3的摩尔比为1:1-1:2,优选摩尔比为1:1-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1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