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有机发光装置的主体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1707.7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1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曾礼昌;亚力克西·B·迪亚特金;格雷格·科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球展览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08 | 分类号: | C07F7/08;C07F7/30;H01L51/54;H01L5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有机 发光 装置 主体 材料 | ||
本发明描述用于有机发光装置的主体材料,尤其描述了新颖的芳基硅和芳基锗主体材料。这些化合物当在有机发光装置OLED的发射层中用作主体时改善OLED装置性能。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5月22日、申请号为201280025504.8、发明名称为“用于有机发光装置的主体材料”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所主张的发明是由、代表和/或联合以下一方或多方共同大学法人研究协定当事者而创制:密歇根大学委员会(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和环球显示器公司(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所述协定在所主张的发明创制之日和之前有效,且所主张的发明是由于在所述协定范围内所进行的活动而创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在OLED中用作主体材料的化合物,特别是包含芳基锗烷基和芳基硅烷基的化合物。
背景技术
由于许多原因,对利用有机材料的光电装置的需求日益增加。用于制造此类装置的许多材料相对便宜,因此有机光电装置具有优于无机装置的成本优势的潜力。此外,有机材料的固有性质(例如其柔性)可使其极适于特定应用,例如在柔性衬底上制造。有机光电装置的实例包括有机发光装置(OLED)、有机光电晶体管、有机光伏打电池和有机光检测器。就OLED来说,所述有机材料可以具有优于常规材料的性能优势。举例来说,一般可用适宜掺杂剂容易地调整有机发射层发光的波长。
OLED利用在跨越装置施加电压时发光的有机薄膜。OLED在例如平板显示器、照明和背光的应用中日益成为受人关注的技术。若干OLED材料和配置描述于美国专利第5,844,363号、第6,303,238号和第5,707,745号中,所述专利均以其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磷光发射分子的一项应用为全色显示器。此类显示器的行业标准需要适合于发射特定颜色(称为“饱和”色)的像素。特定来说,这些标准需要饱和红色、绿色和蓝色像素。可使用所属领域中熟知的CIE坐标测量颜色。
绿色发射分子的一个实例为三(2-苯基吡啶)铱,表示为Ir(ppy)3,其具有以下结构:
在此图和下文的图中,我们将从氮到金属(此处为Ir)的配位键绘成直线。
如文中所用,术语“有机”包括可用以制造有机光电装置的聚合材料和小分子有机材料。“小分子”是指任何非聚合物的有机材料,且“小分子”实际上可相当大。在某些情况下小分子可包括重复单元。举例来说,使用长链烷基作为取代基不会将分子从所述“小分子”类别中排除。小分子也可并入聚合物中,例如作为聚合物主链上的侧基或作为主链的一部分。小分子也可用作树枝状聚合物的核心部分,所述树枝状聚合物由一系列在所述核心部分上建成的化学外壳组成。树枝状聚合物的核心部分可为荧光或磷光小分子发射体。树枝状聚合物可为“小分子”且人们认为当前在OLED领域中使用的所有树枝状聚合物均为小分子。
如文中所用,“顶部”意指离所述衬底最远处,而“底部”意指离衬底最近处。当将第一层描述为“安置在第二层上面”时,所述第一层安置于离衬底较远处。除非明确说明第一层与第二层“接触”,否则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可能还有其它层。举例来说,可将阴极描述为“安置在阳极上面”,尽管仍可能有多种有机层存在于所述两者之间。
如文中所用,“溶液可加工”意指能以溶液或悬浮液形式在液体介质中溶解、分散或输送和/或从中沉积。
当认为配位基直接促成发射材料的光敏性质时,所述配位基可被称为“光敏性”配位基。当认为配位基不促成发射材料的光敏性质时,所述配位基可被称为“辅助性”配位基,但是辅助性配位基可能改变光敏性配位基的性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球展览公司,未经环球展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17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