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的磷酸铁锂的再生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2222.1 | 申请日: | 2016-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5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郝德利;叶丽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赫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3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磷酸 再生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的磷酸铁锂的再生处理方法,属于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最大优势是引领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全生命周期内比传统汽车具有更好的能源和环境效益。正因如此,从应对能源结构调整、保护环境、培育未来科技竞争优势出发,主要发达国家都已将新能源汽车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技术、市场层面出台了很多强力措施。
在此形势下,我国近年来电动汽车发展迅猛。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达到1698万辆,到203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达到6859万辆。其中,采用磷酸铁锂为正极的动力电池占60%以上。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大量应用,未来一定会产生大量的失效磷酸铁锂电池。而回收电池中的磷酸铁锂材料是一个资源再利用的问题。
研究表明,活性锂离子的损失是造成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失效的最主要原因。一方面,以磷酸铁锂材料为正极的电池在化成时,磷酸铁锂中的锂离子会迁移到负极中,然后再返回到正极,而至少有一部分的锂元素会在这个过程中消耗掉,用于石墨负极的SEI膜形成。由于不同电池采用的石墨负极性能不同,导致锂元素的消耗比例不相同;另一方面,由于电池制备工艺、使用条件及使用环境的差别,导致形成的SEI膜的质量和稳定性差,在随后的充放电中,负极将会消耗更多的来自正极的锂离子,导致电池容量下降,寿命终止。鉴于以上原因,原则上只要补充了锂元素,失效电池中的磷酸铁锂材料就可以再利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的磷酸铁锂的再生处理方法,在再生处理磷酸铁锂的同时,回收磷酸铁锂材料中含有的电解液中的锂、氟、磷等元素,使资源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保护环境。
发明内容
一种环保的磷酸铁锂的再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步骤是:
1)拆解电池,取出正极片,机械粉碎,风选出正极粉末;
2)把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粉末在密闭炉中流动氮气保护条件下加热到250~280℃,保持1~2小时,然后冷却到室温取出,流出的氮气通入碱液中吸收;
3)处理后的磷酸铁锂材料粉末,测量锂元素和铁元素的含量,计算出Li、Fe的摩尔比,以最终1∶1计算,用醋酸锂和柠檬酸锂的混合物来补充锂的含量,然后在130~150℃保护气氛下,热处理3~5小时,冷却降温到80℃以下,取出,得到再生的磷酸铁锂;
所述的碱液是LiOH溶液,其中含有20%~50%的尿素,温度在30~50℃。当碱液出现结晶沉淀时,更换一批新的碱液。从换下的碱液中蒸发水份,得到结晶物LiF和Li3PO4的混合物。
所述的醋酸锂和柠檬酸锂的摩尔比在1∶9~5∶5。
本方法制造的再生磷酸铁锂材料,其中含有磷酸铁锂、导电碳粉和聚偏氟乙烯粘接剂,使用时只需要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即可以制成电极浆料加工成为电极。这样使用很方便,并且原来电极中的物质充分保持其价值,绿色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取拆解电池正极的磷酸铁锂材料粉末100g置于管式炉中,在流动氮气(纯度99.99%)保护条件下加热到250℃,保持2小时,冷却到室温取出,流出的氮气通入50℃、含有20%尿素的LiOH溶液中吸收。测量处理后的磷酸铁锂粉末中的锂元素含量3.74%、铁元素含量35.4%,计算出Li∶Fe(摩尔比)=0.85∶1,加入0.45g无水醋酸锂(纯度99.9%,上海中锂实业有限公司)和12.94g柠檬酸锂(纯度99.9%,上海中锂实业有限公司),然后在130℃高纯氮气保护下,热处理5小时,冷却降温到50℃取出,得到再生的磷酸铁锂材料。
取再生的磷酸铁锂材料10g,加入适量的NMP搅拌成浆料,涂覆在铝箔上,经干燥、对辊、冲成极片,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模拟电池。测得在0.2C放电倍率下,该材料的克容量为160mAh/g。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赫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赫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22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