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恒温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3841.1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9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杰;田永亮;刘聪聪;李盈盈;吴昌庆;马骁宇;张伟;刘韶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1/125 | 分类号: | F02M31/125;F02M3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 恒温 装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柴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进油管、发动机回油管、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一PTC陶瓷加热器、第二PTC陶瓷加热器、第三PTC陶瓷加热器、温度器及控制器;
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发动机进油管与所述第一散热器之间,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发动机进油管与所述发动机回油管之间,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热器与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热器相对设置于所述发动机进油管的两侧;
所述第三PTC陶瓷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发动机回油管与所述第二散热器之间,所述第三PTC陶瓷加热器与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热器相对设置于所述发动机回油管的两侧;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发动机进油管的出油口处,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热器、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热器及所述第三PTC陶瓷加热器均与电源电连接,且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热器、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热器及所述第三陶瓷加热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热器内与所述第一散热器接触的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热器内与所述发动机进油管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凸起结构;
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热器内与所述发动机进油管及所述发动机回油管接触的表面均设置有凸起结构;
所述第三PTC陶瓷加热器内与所述发动机回油管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第三PTC陶瓷加热器内与所述第二散热器接触的表面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油管与所述发动机回油管不连接。
4.一种柴油恒温控制方法,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柴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温度传感器检测发动机进油管的出油口处的柴油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柴油温度信号反馈至控制器,若所述柴油温度低于设定值,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三PTC陶瓷加热器断开,第一PTC陶瓷加热器与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热器工作,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热器通过所述第一散热器将外界温度转移至所述发动机进油管侧,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热器将所述发动机回油管侧热量转移至所述发动机进油管侧,对发动机进油管进行加热;
若检测到的柴油温度高于设定值,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热器断开,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热器及所述第三PTC陶瓷加热器工作,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热器将所述发动机进油管侧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器转移到外界,所述第三PTC陶瓷加热器将所述发动机进油管侧的热量通过第二散热器转移到外界,为所述发动机进油管侧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柴油恒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值为30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38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