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硅泥再利用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68470.2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3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谢雅敏;吴梅芳;陈皇志;陈伟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亚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硅泥 再利用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硅泥再利用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按,硅基太阳能板在晶圆加工的切片作业中的废切削液体,经过压滤后所产生的固体称的为废硅泥,在台湾其数量每年多达一万多吨以上,而废硅泥中含有固体成分,以及由水、二乙二醇、或乙二醇、或聚乙二醇等的液体成份所组成,目前处理该废硅泥的做法,是将水加入废硅泥中,利用多次水洗脱除所含的切削油成分,脱出的液体再送去蒸馏出切削油,当成回收油销售,而至于剩下的固体,目前有经过干燥脱水,作为耐火材料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废硅泥再利用处理方法,可以直接干燥回收切削油贩售,而干燥后的干渣再加工产出碳化硅锭的产品,供应作为钢铁业原物料使用,可使废硅泥全量资源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硅泥再利用处理方法,由晶圆加工中所产生的废切削液,在经过压滤处理后的废硅泥,其含液量小于50%重量比,废硅泥中含有硅及碳化硅等固体物质,其特征在于,废硅泥的处理方法如下:
干燥:将废硅泥经过微波干燥设备进行微波干燥,微波干燥后一方面将废硅泥中的油回收做为二次工业利用,另一方面能够获得含液量小于4%重量比的废硅泥干渣;
成型:将含液量小于4%重量比的废硅泥干渣,经由混炼设备中加入粘结剂及配方后充分混炼,均匀混合各种原料,再由轮辗设备进行轮辗,经过轮辗程序后则利用高压干粉混合成型设备将废硅泥干渣进行高压成型,成型后即获得碳化硅锭的产品,能够做为钢铁厂的炼钢原料。
一种废硅泥再利用处理方法,由晶圆加工中所产生的废切削液,在经过压滤处理后的废硅泥,其含液量小于50%重量比,废硅泥中含有硅及碳化硅等固体物质,其特征在于,废硅泥的处理方法如下:
干燥:将废硅泥经过微波干燥设备进行微波干燥,微波干燥后一方面将废硅泥中的油回收做为二次工业利用,另一方面能够获得含液量在4-10%重量比之间的废硅泥干渣;
成型:将含液量在4-10%重量比之间的废硅泥干渣,经由混炼设备中加入粘结剂及配方后充分混炼,均匀混合各种原料,再由轮辗设备进行轮辗,经过轮辗程序后则利用成型设备将废硅泥干渣进行压锭成型,成型后再经过一干燥设备做更进一步的干燥,即获得碳化硅锭的产品,能够做为钢铁厂的炼钢原料。
一种废硅泥再利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过各种处理方式而取得含液量小于4%重量比的废硅泥干渣,经由混炼设备中加入粘结剂及配方后充分混炼,均匀混合各种原料,再由轮辗设备经过轮辗程序,经过轮辗程序后则利用高压干粉混合成型设备将废硅泥干渣进行高压成型,成型后即获得碳化硅锭的产品,能够做为钢铁厂的炼钢原料。
一种废硅泥再利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过各种处理方式而取得含液量在4-10%重量比之间的废硅泥干渣,经由混炼设备中加入粘结剂及配方后充分混炼,均匀混合各种原料,再由轮辗设备进行轮辗,经过轮辗程序后则利用成型设备将废硅泥干渣进行压锭成型,成型后再经过一干燥设备做更进一步的干燥,即获得碳化硅锭的产品,能够做为钢铁厂的炼钢原料。
所述的废硅泥再利用处理方法,其中,该粘结剂是水泥、烧结粉、粘土、红砖土、酚醛树脂、水玻璃、氢氧化钠、氢氧化铝胶、聚乙烯醇(PVA)、淀粉、沥青、糖蜜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废硅泥再利用处理方法,其中,该配方是纯度在90%以上的硅粉、纯度是80%以上的碳化硅粉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废硅泥再利用处理方法,其中,在该轮辗过程中添加入粘结剂与配方。
所述的废硅泥再利用处理方法,其中,该成品的碳化硅锭强度系大于100kg/cm2。
所述的废硅泥再利用处理方法,其中,该成型制程中的干燥设备是真空微波干燥设备或其他真空干燥设备。
本发明的废硅泥再利用处理方法,其优点在于:将固体的废硅泥经短时间的干燥处理后,分离残留的液体及固体后,回收油不需要再蒸馏就可以直接贩售,省能源,处理过程不用加水,不需要大型储水槽,设备占地面积很小,没有废水处理的问题,干渣可以供应给容纳量大的钢铁业,出路无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不同物质的微波时间与微波温度的关系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固形物浓度与微波时间的关系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粘结剂添加量与结球强度的关系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亚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亚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84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