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子午线轮胎新型带束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6543.8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4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戚顺青;孟照宏;赵长松;史彩霞;史真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18 | 分类号: | B60C9/1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李祺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子午线 轮胎 新型 带束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子午线轮胎新型带束层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物流运输速度的提高,对轮胎货载质量和运输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轮胎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成为用户普遍关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胎面带束层结构一般为三层钢丝带束层加钢丝零度或者四层钢丝带束层结构。在轮胎工作状态下,带束层端点处的应力集中,导致胎肩处的生热快且集中,造成轮胎早期疲劳破坏,进而影响轮胎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胎肩带束层端点处生热量和轮胎接地性能,避免使用过程中轮胎胎肩生热过快、胎面磨耗快的问题。采用该新型胎面带束结构,可以有效改善胎肩生热速度,降低带束层端点处应变疲劳强度,有助于增加轮胎使用性能和寿命。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子午线轮胎新型带束层结构,轮胎由内侧至外侧依次设置有内衬层、胎体,轮胎外层的接地面为胎面,在胎体和胎面之间设有带束层结构,所述带束层包括4层带束层,在胎肩处所述第2层带束层和第3层带束层的中间还设置有一层芳纶零度带束层。
所述4层带束层为四层钢丝带束层。
所述四层钢丝带束层为角度相交的四层钢丝带束层。
该技术在保证轮胎接地性能的基础上,有利于提高子午线轮胎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主要特点如下:
1、改变轮胎材料结构分布:在四层钢丝带束层的基础上将胎肩处添加一层位于2#带束层与3#带束层之间的芳纶零度带束层,对比传统结构带束层,该结构能够降低轮胎胎肩处的生热速度,减缓胎肩处胶料破坏速度。
2、改变后的胎面带束层结构,增加了轮胎径向刚度,改善了轮胎的接地负载性能,同时,接地面积的增加也有助于提高轮胎的舒适性。
3、通过专用仿真模拟软件对新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该设计有效地降低了胎肩处的应力应变,减缓了胎肩处带束层端点的应变能产生速度和轮胎肩部胶料的疲劳损坏速度。
附图说明
图1轮胎剖面示意图;
图2带束层结构示意图;
图3带束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钢丝带束层,2、零度带束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轮胎由内侧至外侧依次设置有内衬层、胎体,轮胎外层的接地面为胎面,在胎体和胎面之间设有带束层结构,所述带束层包括4层带束层,在胎肩处所述第2层带束层和第3层带束层的中间还设置有一层芳纶零度带束层。所述4层带束层为四层钢丝带束层。所述四层钢丝带束层为角度相交的四层钢丝带束层。
在四层钢丝带束层的基础上将胎肩处添加一层位于2#带束层与3#带束层之间的芳纶零度带束层,对比传统结构带束层(如图2所示),该结构能够降低轮胎胎肩处的生热速度,减缓胎肩处胶料破坏速度。
改变后的胎面带束层结构,增加了轮胎径向刚度,改善了轮胎的接地负载性能,同时,接地面积的增加也有助于提高轮胎的舒适性。
通过专用仿真模拟软件对新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该设计有效地降低了胎肩处的应力应变,减缓了胎肩处带束层端点的应变能产生速度和轮胎肩部胶料的疲劳损坏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65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补防爆电动车、摩托车真空胎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用环保型内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