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加散热效能的功率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4694.1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5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廖奇泊;周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晶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加 散热 效能 功率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元件,具体地,涉及一种增加散热效能的功率元件。
背景技术
在功率元件模块封装应用中,电流通过整体元器件模块的阻抗便会产生热,此热能若不及时排除便会造成元件温度升高之现象。元件温度升高,会使其中的阻抗跟着上升,进而产生更多的热,如此周而复始,便容易使元件产生雪崩现象。一个好的功率元件模块封装必须能将元件运作时产生的热及时导出、排除。然而,现有功率元件模块封装系列皆存在散热效能不佳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散热效能的功率元件,其增加其散热效能,进而避免元件产生雪崩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功率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焊料层、多个导电板、陶瓷层、第一焊接点、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第二焊接点,焊料层位于芯片和导电板之间,导电板位于陶瓷层的上方,第一焊接点位于芯片上,第一引线与第一焊接点连接,第二焊接点位于导电板上,第二引线的一端与第一焊接点连接,第二引线的另一端与第二焊接点连接。
优选地,所述陶瓷层的材料为氧化铝或氮化铝。
优选地,所述导电板链接到漏极或/和源极。
优选地,所述导电板的材料为铜或金或银或铜或铁或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导电板为散热基板。
优选地,所述陶瓷层的宽度大于导电板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原本的散热基板分为多块(块数不限),大部分的散热基板链接到漏极维持其原有的散热功效。小部分的散热基板用于链接到源极使芯片表面金属及PN结(PN-junction)在功率元件运作时产生的热能经由此处快速有效的导出,以达到功率元件不升温的目标,维持功率元件阻抗不变,避免雪崩现象产生,进而提升整体模块的转换效率,及其产品验证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增加散热效能的功率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增加散热效能的功率元件包括芯片1、焊料层2、多个导电板3、陶瓷层4、第一焊接点5、第一引线6、第二引线7、第二焊接点8,焊料层2位于芯片1和导电板3之间,导电板3位于陶瓷层4的上方,第一焊接点5位于芯片1上,第一引线6与第一焊接点5连接,第二焊接点8位于导电板3上,第二引线7的一端与第一焊接点5连接,第二引线7的另一端与第二焊接点8连接。陶瓷层的材料为氧化铝或氮化铝。导电板3链接到漏极或/和源极。导电板的材料为铜或金或银或铜或铁或不锈钢。导电板为散热基板。陶瓷层4的宽度大于导电板的宽度,这样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导电板可将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中元件初始产生的热及时排除,避免IGBT模块整体温度上升,保持电源元件及其他元件在低温环境运行,维持其固定阻抗及较高的电源转换效率,同时避免因高温而损坏,维持电源元件在低温运行避免雪崩现象以达到保护元件之功效,延长整体模块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可及时把热能排除,使产品能在较大温度范围的环境里进行操作。本实用新型的稳定的模块元件阻抗可以产生较好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能将元件运作时产生的热及时导出和排除。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晶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晶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4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