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转向失效的插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8380.5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5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中;刘春阳;黄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奥华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李妙英 |
地址: | 214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转向 失效 插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转向失效的插锁器。
背景技术
双插锁支架经过插锁器和螺栓配合和汽车车身连接,起到承接插锁器连接安全带并紧固在车身上以达到保护乘员安全的目的。传统的双插锁支架是铆接插锁器并焊接紧固插锁器和安全插锁连接的,缺点是插锁器和双插锁支架铆接后需要焊接,插锁角度固定不能旋转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传统技术也增加了一些限制过度转动的装置,但是由于装置和插锁器不是一体的,需要通过铆接后继续焊接来达到目的,容易造成开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转向失效的插锁器。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防止转向失效的插锁器,包括双插锁本体和可转动的插锁器支架,双插锁本体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车身,插锁器支架活动链接于双插锁本体的一端;所述双插锁本体上、双插锁本体与插锁器支架之间设有折弯结构,防止插锁器支架过度转动接触到双插锁本体。
其中,优选的,所述折弯结构材质为S550MC。
其中,所述折弯结构的弯折角度为90°±2°。
其中,所述插锁器支架与折弯结构之间的夹角小于120°±1°。
其中,所述插锁器支架铆接于双插锁本体。
本实用新型当紧固螺栓和双插锁本体连接在车身上作用受力时如图4,双插锁支架在转向角度如图1可以逐渐向限位角度如图3旋转,当作用到双插锁本体的折弯结构时,可以限制转动,保证限位角度不超出设计范围,采用该设计,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还可以满足插锁器有效角度转动效果明显、并防止插锁器转动失效的要求。相比原先的用铆接后焊接技术相比,现技术无需焊接,避免了焊接的成本已经脱焊的风险,并且增加了插锁器角度角度转动效果明显、防止插锁器转动失效的设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节省成本,而且还可以满足插锁器有效角度转动效果明显、并防止插锁器转动失效的要求;同时,相比传统的用铆接后焊接技术,本实用新型无需焊接,避免了焊接的成本过高以及脱焊的风险。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插锁器转向角度并防止转向失效的设计,采用该设计,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还可以满足插锁器有效角度转动效果明显、并防止插锁器转动失效的要求。此外,本双插锁支架本发明技术与现有用插锁器铆接后焊接技术相比是克服了原设计缺点的插锁器和双插锁支架铆接后需要焊接,插锁角度固定不能旋转等缺点,该新技术应用的是增加折弯结构设计,优点是克服了原设计的和插锁器配合的诸多缺点,满足了降低成本、角度转动效果明显、防止插锁器转动失效的要求,是一种最新型的技术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插锁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极限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受力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器支架与折弯结构之间的夹角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弯结构的弯折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防止转向失效的插锁器,包括双插锁本体1和可转动的插锁器支架2,双插锁本体1通过紧固螺栓3固定于车身,插锁器支架2铆接于双插锁本体1的一端;所述双插锁本体1上、双插锁本体1与插锁器支架2之间设有折弯结构4,防止插锁器支架2过度转动接触到双插锁本体1,该折弯结构4材质为S550MC,折弯结构4的弯折角度为90°±2°且插锁器支架2与折弯结构4之间的夹角小于120°±1°。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紧固螺栓和双插锁本体连接在车身上作用受力时,双插锁支架在转向角度(图1)可以逐渐向限位角度(图3)旋转,当作用到双插锁本体的折弯结构时,可以限制转动,保证限位角度不超出设计范围,采用该设计,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还可以满足插锁器有效角度转动效果明显、并防止插锁器转动失效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奥华汽配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奥华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83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气水三相分离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液相色谱层析柱防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