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气歧管隔热罩防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1330.1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9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彦豆;雷正雨;阎秀丽;金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4 | 分类号: | F01N13/14;F01N13/1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梁春芬 |
地址: | 5450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歧管 隔热 防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隔热罩上的防震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及排气歧管在高温状态下工作,因频繁震动噪音大,需要用隔热罩隔开,现有排气歧管隔热罩结构如图3所示,该排气歧管隔热罩8为镀铝板,采用冲压工艺冲压成型,通过在镀铝板本体上直接冲裁螺栓安装孔7,传统的安装方式是直接用螺栓通过螺栓安装孔将隔热罩连接在发动机排气歧管上,在安装此种结构排气歧管隔热罩的发动机做可靠性试验时,由于发动机排气歧管温度(85゜C左右)与震动的原因,排气歧管隔热罩很容易出现裂纹,且噪音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歧管隔热罩防震机构,其可有效降低隔热罩的震动、延长隔热罩的使用寿命、降低隔热罩的热应力、降低隔热罩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气歧管隔热罩防震机构,该排气歧管隔热罩防震机构包括安装在排气歧管隔热罩每个安装孔中的套筒及分别套在套筒外的钢丝垫圈Ⅰ、钢丝垫圈Ⅱ、上垫片,所述套筒包括圆筒状的主体部及由主体部底端垂直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环状支撑部,所述钢丝垫圈Ⅰ套在套筒的主体部外并抵在环状支撑部的上表面,所述钢丝垫圈Ⅱ套在套筒的主体部外且位于钢丝垫圈Ⅰ上方,排气歧管隔热罩夹在钢丝垫圈Ⅰ和钢丝垫圈Ⅱ之间,所述上垫片套在套筒的主体部外并抵在钢丝垫圈Ⅱ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排气歧管隔热罩防震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发动机运行时可以降低排气歧管隔热罩的产生的噪音,防止排气歧管隔热罩震动而疲劳开裂,防止排气歧管隔热罩本体钣金材料与排气歧管直接接触,提高发动机隔热板的温度,降低了热应力,防止热开裂,增长排气歧管隔热罩的使用寿命,通过整车路试及发动机台架可靠性考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排气歧管隔热罩防震机构安装在排气歧管隔热罩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方向剖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排气歧管隔热罩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排气歧管隔热罩,2-安装孔,3-上垫片,4-钢丝垫圈Ⅱ,5-钢丝垫圈Ⅰ,6-套筒,61-主体部,62-环状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排气歧管隔热罩1设有四个安装孔2,本实用新型排气歧管隔热罩防震机构分别设置在排气歧管隔热罩1的四个安装孔2中。该排气歧管隔热罩防震机构包括安装在排气歧管隔热罩1每个安装孔2中的套筒6及分别套在套筒6外的钢丝垫圈Ⅰ5、钢丝垫圈Ⅱ4、上垫片3,所述套筒6包括圆筒状的主体部61及由主体部61底端垂直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环状支撑部62,所述钢丝垫圈Ⅰ5套在套筒6的主体部61外并抵在环状支撑部62的上表面,所述钢丝垫圈Ⅱ4套在套筒6的主体部61外且位于钢丝垫圈Ⅰ5上方,排气歧管隔热罩1夹在钢丝垫圈Ⅰ5和钢丝垫圈Ⅱ4之间,所述上垫片3套在套筒6的主体部61外并抵在钢丝垫圈Ⅱ4上表面。
排气歧管隔热罩增加防震机构,能降低发动机排气歧管的震动对隔热罩的影响,能够有效减少排气歧管隔热罩1镀铝板的震动,从而增长排气歧管隔热罩1的使用寿命,并防止隔热罩开裂,同时可以降低隔热罩的产生的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1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双排气管采集连接硅胶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