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附件集成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1907.2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8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董万杰;梅立波;白常勋;贺燕铭;田安民;马童立;韩仑;李红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7/00 | 分类号: | F02B7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附件 集成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附件集成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前舱空间有限且整车附件需求越来越多,其布置需要考虑各间隙的要求、法规的要求以及维修的方便等多方便的因素,需要发动机各附件布置尽可能合理、紧凑。而目前发动机各附件(发电机、空压机、转向助力泵等)通常需要单独的支架固定在发动机上,各附件支架占据了较大的空间,为前舱的布置增加了困难,同时,发动机本体上需要为各支架设计单独的安装点,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发动机各附件(发电机、空压机、转向助力泵等)通常需要单独的支架固定在发动机上,各附件支架占据了较大的空间,为前舱的布置增加了困难,同时,发动机本体上需要为各支架设计单独的安装点,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附件集成支架。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附件集成支架,包括:
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每一面均呈有弧度的不规则多边形;
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开口方向不同的安装定位孔;
所述安装定位孔包括设置在第一面上的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安装定位孔、第二安装定位孔、第三安装定位孔、第四安装定位孔和第五安装定位孔;其中,
所述第一安装定位孔设置在第一面的沿长度方向的一端;
所述第四安装定位孔设置在第一面的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安装定位孔与所述第四安装定位孔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安装定位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定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定位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定位孔之间,并且第一安装定位孔、第二安装定位孔、第三安装定位孔和第四安装定位孔在一条直线上间隔预设间距分布;
所述第一安装定位孔、第二安装定位孔、第三安装定位孔、第四安装定位孔为截面尺寸相同的圆形通孔;
所述第五安装定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的沿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三角端面的最外端顶点部位;
所述三角端面包含三个,每个三角端面的外部顶点部位设置有一个安装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加固的多条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定位孔包括空调压缩机的第六安装定位孔、第七安装定位孔和第八安装定位孔;其中,所述第六安装定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定位孔和第三安装定位孔的中间平面上,并且位于与所述第五安装定位孔相对的一侧;
所述第七安装定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相交的部位且与所述第六安装定位孔位于相同的一侧;
所述第八安装定位孔设置在所述三角端面上靠近第五安装定位孔的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六安装定位孔、第七安装定位孔和第八安装定位孔为截面尺寸相同的圆形螺纹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定位孔包括发电机的第九安装定位孔、第十安装定位孔、第十一安装定位孔和第十二安装定位孔;其中,
所述第九安装定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相交的边缘处且与所述第七安装定位孔相对的另一端;
所述第十安装定位孔与所述第九安装定位孔间隔预设距离相对设置在第一面沿长度方向并且靠近第一安装定位孔的端部边缘处;
所述第十一安装定位孔设置在第一面与第二面相交的边缘中心处;
所述第十二安装定位孔与所述第十一安装定位孔圆心在同一直线上且间隔预设距离设置在第一面中部;
所述第九安装定位孔、第十安装定位孔、第十一安装定位孔和第十二安装 定位孔的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一面平行;
所述第九安装定位孔和所述第十一安装定位孔均为大小为第一直径的通孔;
所述第十安装定位孔和所述第十二安装定位孔均为大小为第二直径的螺纹孔;
并且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
其中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夹角为90度。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定位孔还包括惰轮的第十三安装定位孔;其中,所述第十三安装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九安装定位孔和第十一安装定位孔之间,并且靠近第九安装定位孔的部位;
且所述第十三安装定位孔为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一面平行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定位孔还包括皮带张紧器的第十四安装定位孔;其中,
所述第十四安装定位孔为设置在第二面上靠近所述第十一安装定位孔的张紧器配合腔的中心部位的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1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动力客车的膨胀水箱总成
- 下一篇:恒压式排气制动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