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6827.0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4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壮;范洪庭;张雷;尹光跃;孟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6 | 分类号: | F02F1/16;F01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李泽中;王正茂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缸体 冷却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发动机气缸体水套中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是:发动机水泵输出的冷却液从气缸体进水口进入,然后分别流向机油冷却器水套和缸套冷却水套,再由缸套冷却水套向上流向气缸盖。
由于冷却液从进水口进入后,分别流入缸套冷却水套及机油冷却器冷却水套,导致流入机油冷却器冷却水套的冷却水量有限,导致机油冷却器冷却效果差,不利于对机油的冷却,进而导致发动机油水温度差小,发动机冷却润滑功能降低,引起发动机运动件异常磨损等故障,减少发动机使用寿命。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发动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该发动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使冷却水全部通过机油冷却器冷却水套先冷却机油后,再流入气缸套各个缸的气缸套水套中,大大提高了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率,有效提高气缸体水套中冷却液的流动速度,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发动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包括:上层水道,其进水端开设有进水口;机油冷却器冷却水套,其进水端与所述上层水道的出水端连通;下层水道,其进水端与所述冷却器冷却水套的一个出水端连通;以及各个气缸套冷却水套,其通过联接水道分别与所述下层水道的出水端和所述冷却器冷却水套的另一个出水端连通;该各个气缸套冷却水套的上端沿周向间隔布设有与气缸盖连通的多个上水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上层水道横向设置在所述气缸套冷却水套的一侧。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气缸套冷却水套为并排设置的四个,联接水道也为并排设置的四个。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水孔为沿气缸套冷却水套周向均布的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发动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使冷却水全部通过机油冷却器冷却水套先冷却机油后,再流入气缸套各个缸的气缸套水套中,大大提高了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率,有效提高气缸体水套中冷却液的流动速度,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发动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发动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发动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发动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水口,2-上层水道,3-下层水道,4-机油冷却器冷却水套,5-联接水道,6-气缸套冷却水套,7-上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的具体结构包括:进水口1、上层水道2、下层水道3、机油冷却器冷却水套4、联接水道5、气缸套冷却水套6和上水孔7。其中,进气口1开设在上层水道2的进水端,上层水道2的出水端与机油冷却器冷却水套4的进水端相连,冷却器冷却水套4与下层水道3相连接,机油冷却器水套4下部、下层水道3又分别通过联接水道5与气缸套冷却水套6相连接,气缸套冷却水套6的上方设有与气缸盖连通的上水孔7。该发动机气缸体冷却水套结构使冷却水全部通过机油冷却器冷却水套4先冷却机油后,再流入气缸套各个缸的气缸套冷却水套中,大大提高了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率,有效提高气缸体水套中冷却液的流动速度,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6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同步整流移动电源集成电路
- 下一篇:低频振子及基站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