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抗倾斜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5412.1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7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彪 |
主分类号: | B60G17/00 | 分类号: | B60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33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倾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内容涉及一种及车辆抗侧倾装置,及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技术,其技术特征主要由利用车身重心作用车辆抗侧倾装置来表现车身稳定的技术。
背景技术:
车辆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人们对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今的轿车由于轮距较宽,自身底盘较重及各项技术的成熟,在合理操控的条件下,车身是不易发生侧翻的,但急速转向时,车身是稳定的,人却有着一种上身被外抛出的受力感。而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就是为解决车辆侧翻和急速转弯时向外侧倾的特性,使驾乘人员舒适性大大提高。
根据专利检索申请号200510054219.0发明专利车辆抗侧倾装置的描述,该车辆装备有一个具有铰接四边形结构的前转向系统和两个独立的前悬架,该装备至少一个止动部件,在侧倾移动时与四边形结构的一部件成一体,至少锁定一个部件用于锁定止动部件的位置,防止四边形结构的侧倾移动和驻车组件。
及根据实用新型专利检索申请号201220558817.7自动侧倾悬架的描述,自动侧倾系统包括齿轮箱,齿带和车架,车架内部有通过轴承固定的轴,轴上固定有齿轮和摇臂,摇臂下端装有永磁体摇臂,深入车架中将永磁体置于两块电磁铁中间,齿带与齿轮齿合,齿轮箱体通过齿带的出口,齿带的两端与悬架两侧铰链连接,车架上部固定压力传感装置,作为开关和电流控制器分别与电源两块磁串联。
此两项专利的描述虽能很好的达到防侧倾的问题和能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但其达到抗侧倾效果实现的结构较为复杂。本发明专利是为了实现其抗侧倾效果,和驾乘的舒适性的一种实现性提供较为简单直接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所要解决的是以物理重心原理和平行四边形原理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合理的抗倾斜装置。其原理是得到摆钟摆动的启发,而发明此装置。此装置的应用能使车辆静止时路面高低不平,在轮位着力点不在一水平的路面上也能保此车身平稳,且各轮位高低相差挺大时只要不越过其最大抗侧倾值时,不用通过任何操作车身会自行调整到纵向垂直横向水平的状态。这样的状态能给驾乘者提供一个舒适的驾乘感受,在运动时利用物理原理的反向离心力原理解决车辆摆动造成向反方向摆动侧倾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装置来解决此一问题。在车辆中这一问题易造成车辆的侧翻和驾乘人员的不适,而实施解决此问题。
利用重心摇摆原理,抬高了车梁车轮的支点,从而使车辆重心相对应的下移,同时由于重心下移,力距的加长,其摆动力距增加,摆动的动力充分增强,从而达到获得增加摆动动力,实现抗侧倾的平稳性。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垂直物体重心摆动,支点另一头与重心摆动相反,底盘重力的作用力大于支点另一端,因而底盘重心向外摆动,支点另端向内倾斜,离心力作用从原本的外倾变成了内斜,从而很好的达到抗侧倾斜的目的。
此装置在重点就是要调整控制好平行杆上支点所分割车身的比重。把离心力全部作用到了车轮与地面的接触上。及车速所产生离心力的控制,车身侧倾的辐度及灵敏度用阻尼器(18、19)调节来完成。
附图说明:
附图1:可转向抗侧倾装置正视图;
附图2:非转向抗侧倾装置;
附图3:可转向抗侧倾装置俯瞰图;
其中,图1车身承受块;(2、3)横梁活动中轴;(4、5)定位套闩;(6、7、8、9)车身承受块紧固螺杆;10方向机万向节;11方向机;12方向机接力杆;13转向挂耳;(14、15、16、17)双向十字活节(上下、左右)活动;(18、19)侧倾阻尼器;20上横梁;21下横梁;(22、23)双柱式减震器;(24、25、26、27)单向活节(上下)活动;(28、29)方向机锁定孔;30轮位校正拉杆和定位拉杆;31车轮总成;32车轮轴;33方向机接力杆活接;34方向机接力杆活接;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彪,未经王德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54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摄像头的储罐液位测量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充气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