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节能降噪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9823.1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5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涛;王又村;苏君;李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N2/18;H02J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节能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的噪音消除方法。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将发电厂发出的电输送之前改变电压的场所。
现有的变电站中,应急事故照明系统已经作为一种标准配置,被广泛应用。
一个标准的应急事故照明系统,通常由一套交—直流变换装置、至少一组蓄电池和分布于各个关键照明点的应急照明灯具等构成。在变电站的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正常时,应急事故照明系统由站用交流电源系统供电,对应急事故照明系统中的蓄电池组进行充电,一旦变电站的站用交流电源消失,则变电站应急事故照明系统自动通过切换电路(或控制开关)将平时处于充电状态的蓄电池组(亦称直流系统)投入运行状态,蓄电池组的电源输出端对各个应急照明灯具进行供电,确保在事故状态下必需的照明。
现有的各种应急事故照明系统,其工作原理实际上与电脑用UPS装置相类似,都是在交流电源有电时,用交流电源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当交流电源失电时,蓄电池组转入工作状态,为应急照明灯具或系统提供应急电源,保证紧急情况下所需的最低和必要照明亮度。
随着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采用LED发光器件的照明灯具应运而生,例如,公开日为2014年03月12日,公开号为CN10363262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节能型LED事故照明与设备铭牌一体标牌”,其标牌本体为透明导光面板,在透明导光面板上标有设备编号;在透明导光面板周围设置LED发光器件;LED发光器件的出光面朝向透明导光面板;LED发光器件经导线与变电站应急事故照明装置的电源连接。当变电站应急事故照明装置启动后,LED发光器件得电发光,照亮透明导光面板上的设备编号,帮助操作人员对设备编号铭牌标志进行迅速正确的读取,并对标牌所在部位提供事故应急照明光源。其透明导光面板既可显示设备编号文字,又可作为平面光源照亮周边环境,可避免运行人员的误操作,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照明能量,使得应急事故照明装置与设备编号铭牌标志两位一体,起到双重作用。
变压器噪声是由本体结构设计、选型布局、安装、使用过程中,变压器本体及冷却系统产生的不规则、间歇、连续或随机引起的机械噪声及空气噪声总和。
具体来说,变压器本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根源在于:
(1)硅钢片的磁致伸缩引起的铁芯振动;
(2)硅钢片接缝处和叠片之间存在着因漏磁而产生的电磁吸引力而引起铁芯的振动;
(3)当变压器绕组中有负载电流通过时,负载电流产生的漏磁引起线圈、油箱壁的振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石油等化石能源资源因不断消耗而日益减少,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各种可再生能源,希望能够将环境中可以回收利用的能量进行收集和转换。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就是实现这一功能的一种器件,它是通过压电材料(通常是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将环境中的各种振动能收集转换为电能。
压电陶瓷是一种能够将机械能和电能互相转换的功能陶瓷材料。所谓“压电效应”是指某些介质在受到机械压力时,哪怕这种压力像声波振动那样微小,都会产生压缩或伸长等形状变化,引起介质表面带电,这是正压电效应。反之,施加激励电场,介质将产生机械变形,称逆压电效应。
如果能够利用“压电效应”将变压器的振动能收集储存起来,将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与变电站的应急照明系统相结合,在变电站出现故障时,及时为应急照明设备供电,既可以实现故障状态下的应急照明,提高故障抢修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又可充分利用变压器的振动能量,变废为宝,不仅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对变压器还有着减振降噪的功能,有助于节能降耗,降低运行维护工作的成本,其构思的实现和完成,对于变电站的经济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压器节能降噪处理方法,其采用阵列式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作为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安装、固定在变压器本体或其附件结构的指定位置上,在谐振状态下吸收、收集变压器振动产生的能量,用于变电站紧急照明和开关的应急操作,不仅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同时对变压器还有着减振降噪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9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