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活塞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7141.0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4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平田耕一;山谷光隆;诧间修治;神田靖典;小林达也;本室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F3/00 | 分类号: | F02F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活塞 构造 | ||
1.一种发动机的活塞构造,具备:
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
连杆,在两端分别具有小端部和大端部,该小端部与所述活塞连结,该大端部与曲柄轴连结;
截面中空的活塞销,将所述活塞和所述小端部连结;
动态吸振器,具有设于所述活塞销的内部并且固定至该活塞销的固定部、以及可摆动地支撑于该固定部的可动部,在燃烧冲程中,抑制所述活塞、所述活塞销和所述小端部一体地相对于所述连杆的大端部共振,
所述动态吸振器包括组装型动态吸振器,该组装型动态吸振器通过将质量调整部组装至所述固定部而形成所述可动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活塞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活塞销的内部设有两个所述动态吸振器,
所述两个动态吸振器隔着穿过所述活塞销的中心轴方向的中央的面而分别位于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活塞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态吸振器的一方是所述组装型动态吸振器,所述动态吸振器的另一方是一体地形成有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可动部的一体型动态吸振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活塞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态吸振器的双方是所述组装型动态吸振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活塞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具有沿所述活塞销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轴部,
所述质量调整部具有供所述轴部插入的插入孔,
通过将所述轴部插入所述插入孔,所述质量调整部被组装至所述固定部,
在所述插入孔与所述轴部之间,设有相对于该轴部将所述质量调整部定位的轴方向定位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的活塞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方向定位部由限制面和抵接面构成,该限制面面向插入方向且设于所述轴部,该抵接面与所述限制面抵接且设于所述质量调整部,
所述限制面位于所述轴部的前端侧。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活塞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具有沿所述活塞销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轴部,
所述质量调整部具有供所述轴部插入的插入孔,
通过将所述轴部插入所述插入孔,所述质量调整部被组装至所述固定部,
在所述质量调整部与从该质量调整部突出的所述轴部的突出前端部之间,设有阻止所述质量调整部从所述轴部脱落的防脱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的活塞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脱部通过在所述突出前端部安装固定夹而构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的活塞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脱部通过将所述突出前端部铆接而构成。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的活塞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脱部通过将所述质量调整部铆接而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动机的活塞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脱部由铆接部和制止部构成,该铆接部将所述质量调整部铆接而形成,该制止部设于所述轴部的外表面,使得在所述质量调整部向脱落方向位移的情况下与所述铆接部触碰。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发动机的活塞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部中的所述防脱部的附近且比该防脱部更靠基端侧,形成有面向插入方向与所述质量调整部抵接的限制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71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