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线框架镀铜方法及引线框架、引线框架排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0793.2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2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康定;曹光伟;冯小龙;段华平;马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康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768 | 分类号: | H01L21/768;H01L23/495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线 框架 镀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特别是一种更易制造的引线框架和引线框架排。
背景技术
半导体封装技术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工艺,引线框架是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
目前引线框架基本上均采用铜基合金作为主要材料。但是随着铜价的上涨,引线框架的成本大幅上升,给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如何采用新材料替代铜合金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例如申请号为CN201010152911.8的中国专利“应用在功率半导体元器件中的铝合金引线框架”,其采用铝合金作为基体材料,并电镀多层电镀层,此种方案结构过于复杂。又如申请号为CN200780011289.5的中国专利“用于半导体QFN/SON器件的铝引线框架”,其将锌层和镍层镀在引线段没有被封装材料覆盖的部分,其成本较高。
另外,随着半导体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半导体器件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小,而对处理能力的高要求使得芯片在尺寸和体积上缩减的空间有限,因此如何小型化主要在封装结构上。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封装结构的体积,是行业内都在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引线框架和引线框架排。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提供一种引线框架镀铜方法,所述引线框架基体由铝合金制成,所述镀铜方法包括步骤:
S1:脱脂去油,药水成分及含量:
氢氧化钠:30-45%,偏硅酸钠:35-40%,除油剂:40g/L,在50℃-70℃进行脱脂去油;
S2:预镀:电镀液配方及含量为:
硫酸镍:300-700g/L,硫酸钠:8-10g/L,氯化镍:20-25g/L,氯化钠:2-5g/L;
电镀参数为:温度:80-90℃,电流密度:150-170A/dm2,电镀液PH:3-4;
S3:镀铜:电镀液配方及含量为:
硫酸铜:130-150g/L,氯化铜:20-30g/L,盐酸:30-40mol/L,铜光亮剂:0.1-0.3g/L。
进一步地,在步骤S1和S2之间还包括浸锌步骤,所述浸锌步骤包括:
一次浸锌步骤:将去油后的铝合金基体放入锌离子浓度为35-45g/L,三氧化铁浓度为60-70g/L,氢氧化钠浓度为200-250g/L的混合溶液中浸锌,浸锌温度55-60℃;而后再用温度为50℃的清水洗涤;
一次酸洗步骤:将一次浸锌后的铝合金基体放入浓度为50-100g/L,温度为30-40℃的硝酸溶液酸洗;
二次浸锌步骤:将酸洗后的铝合金基体放入每升含有350-400克氧化铁,55-75克氢氧化钠的混合液中二次浸锌,混合液温度为55-60℃;
二次酸洗步骤:将二次浸锌后的铝合金基体放入浓度为700-750g/L的硝酸溶液中二次酸洗,酸洗时间20-30分钟,酸洗温度55-70℃;
三次浸锌步骤:将二次酸洗后的铝合金基体放入锌离子浓度为20-30g/L的溶液中三次浸锌,三次浸锌温度20-30℃。
进一步地,在步骤S3后还包括抗氧化处理步骤;将镀铜后的引线框架放入苯并三氮唑浓度为1g/L,,硫酸锌浓度为0.6g/L,硫基苯并噻唑浓度为2g/L的混合液中处理5-10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镁:0.4-1.5%、硅:0.02-0.8%、铜:0.2-0.5%、锰:0.02-0.2%、铬:0.1-0.3%、锆:0.05-0.25%,余量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地,镀锌层厚度为0.1-0.5微米,镀镍层厚度为0.2-3微米,镀铜层厚度为3-20微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引线框架,其包括芯片座和分布在所述芯片座一侧的多根引线,所述多根引线包括芯片引线和接脚引线,所述芯片引线与所述芯片座连接,所述接脚引线与所述芯片座断开,所述多根引线为片状并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芯片座为片状且与所述引线所在平面平行而不共面。
在上述的引线框架中,所述多根引线相互平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引线框架排,为一金属条中冲压或蚀刻形成的多个依次连接的上述的引线框架,每个所述连接片一侧与所述引线框架的另一侧连接,多个所述连接片前后相接成一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康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康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0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存取方法
- 下一篇:用于薄膜转移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