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击气缸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2600.0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2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娣;窦云霞;王传洋;孙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F15B15/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气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气缸。
背景技术
冲击气缸是一种专门为了满足对冲击力有较高要求的场合而开发的一种特殊功能气缸。例如钢铁材质工件的打标、部件冲孔、下料等操作,都需要较高的冲击力才可以完成此类操作。
为使得冲击气缸具有较高的冲击速度,通常都会采用加大缸径、加重冲击活塞杆、减小缸壁的摩擦系数等方式来实现,但这样不仅会造成冲击气缸整体结构尺寸的扩大,而且还会使得其结构复化,增加了其生产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制作工艺性良好的冲击气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击气缸,包括具有内腔的缸筒、固设于所述缸筒后端的后端盖、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设于所述缸筒内腔中的冲击组件,所述冲击组件包括金属材质的冲击块、固设在所述冲击块前端的杆体,所述杆体的前端沿轴向穿出所述缸筒外,所述后端盖上固定地设有可磁力吸合所述冲击块的磁铁,所述后端盖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缸筒的内腔相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冲击块的后部固设有可堵塞所述气流通道的口部的密封件,所述冲击气缸还包括用于向所述气流通道中充入压缩气体的气源装置。
优选地,所述冲击气缸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气源装置工作状态的电气控制装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气控制装置至少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气源装置向所述气流通道中充气的进气控制按钮、用于控制所述气源装置向所述气流通道中抽气的抽气控制按钮。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气源装置至少包括气压泵、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气压泵与所述后端盖之间的进气管路。
优选地,所述冲击块与所述杆体一体设置且同轴心线设置。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冲击气缸,包括具有内腔的缸筒、固设于所述缸筒后端的后端盖、固定地设于所述缸筒内腔中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将所述缸筒的内腔沿前后方向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冲击气缸还包括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腔室中的冲击组件,所述冲击组件包括金属材质的冲击块、固设在所述冲击块前端的杆体,所述杆体的前端沿轴向穿出所述缸筒外,所述固定块上固定地设有可磁力吸合所述冲击块的磁铁,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气流通道,所述冲击块的后部固设有可堵塞所述气流通道的口部的密封件,所述后端盖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冲击气缸还包括用于向所述进气口中充入压缩气体的气源装置。
优选地,所述冲击气缸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气源装置工作状态的电气控制装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气控制装置至少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气源装置向所述气流通道中充气的进气控制按钮、用于控制所述气源装置向所述气流通道中抽气的抽气控制按钮。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气源装置至少包括气压泵、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气压泵与所述后端盖之间的进气管路。
优选地,所述冲击块与所述杆体一体设置且同轴心线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冲击气缸中,由于冲击组件先经过磁铁蓄能后再进行冲击,其初始加速度较大,冲击力强。设置时还可根据应用场合,通过选用具有不同磁力的磁铁,从而调整冲击组件冲击时的冲击速度和冲击力的大小,进而满足冲击需要。此外,冲击组件通过设于冲击块后端的密封件来堵塞气流通道的口部,密封更简单。该冲击气缸结构简单,制作工艺性优良,冲击力大,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冲击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冲击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缸筒;11、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2、后端盖; 21、气流通道;22、进气口;3、冲击组件;31、冲击块;32、杆体;4、磁铁;5、密封件;6、接头;7、进气控制按钮;8、抽气控制按钮;9、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2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