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风封装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7515.4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6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梁皓竣;李吉祐;陈传真;黄俊智;陈国华;刘大维;钟逸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元奈米应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9/385 | 分类号: | H01J9/385;H01J9/24;H01J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静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 封装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热风封装机构,特别是指一种通过热风来进行热熔封装的热风封装机构。
背景技术
在排气封装的领域中,会针对一待加工物进行抽气或者注气,并即刻将待加工物进行封装以防止气体外泄或渗入待加工物。举例来说,在灯泡的工艺中,就经常需要注入特定种类的气体来改变灯泡发光的颜色,而在真空玻璃的工艺中,则需要将气体抽出以达到减少内部热对流的目的。
按,业界已知的排气封装技术通常会将一具有排气管的泵装置插入一待加工物中,待抽气或者注气完成后,再通过热熔的方式将排气管熔解,使排气管内部被熔解的管体所密封,其中热熔排气管的方式可通过下述两种方式进行。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明火直接对排气管进行烧结,但此种方式却因为必须在厂房内使用易燃性气体而导致工艺的危险性增加。第二种方式是在插入排气管之前,先将电热阻丝填置于排气管内部,待抽气或者注气完毕后,再通电以加热电热阻丝将排气管熔解。
然而,上述第二种方式的实用性却受限于排气管的口径,若工艺所需用的排气管口径过小,会导致电热阻丝难以均匀地填入排气管内,使得通电后的电热阻丝在排气管内的热影响区域不均匀而导致碎裂,进一步导致工艺的气密性不佳。
综上所述,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点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应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点的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热风封装机构,以解决已知的排气封装技术所造成的安全性问题以及良率问题。
为达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风封装机构,用以针对一待加工物进行热风封装,包括:一排气管,该排气管具有一第一通口、一第二通口及一连通于第一通口与第二通口的管体,第一通口插设于待加工物中;以及一热风枪,该热风枪设有一风嘴,风嘴设有一内部风道及一缺口,缺口设置于风嘴的末端且连通于内部风道,缺口对应地套合于管体。
进一步地,第二通口连接于一泵装置。
进一步地,泵装置为一气体泵。
进一步地,待加工物为一玻璃基板组,玻璃基板组设有一内部夹层及一连通于内部夹层的插口;第一通口插入插口并且连通于内部夹层。
进一步地,第一通口的周围涂布有玻璃胶。
进一步地,热风枪为一提供800至900°C热风的热风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风封装机构,用以针对一具有一内部夹层及一插口的玻璃基板组进行热风封装,该热风封装机构包括:一排气管,该排气管具有一第一通口、一第二通口及一连通于该第一通口与该第二通口的管体,该第一通口插设于该插口并且连通于该内部夹层;以及一热风枪,该热风枪设有一风嘴,该风嘴设有一内部风道及一缺口,该缺口设置于该风嘴的末端且连通于该内部风道,该缺口对应地套合于该管体。
进一步地,第二通口连接于一抽气装置。
进一步地,第一通口的周围涂布有玻璃胶。
进一步地,热风枪为一提供800至900°C热风的热风枪。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封装机构通过热风枪来针对排气管进行热熔封装,热风枪所送出的热风具有指向性,因此可降低操作上的危险性,并且排气管的受热程度也较为均匀,而降低了排气管因受热不平均而产生断裂的可能性,提高了工艺的良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封装机构得以针对玻璃基板组进行抽气封装,由于热风枪送出的高温热风具备了热影响区较小以及加热速度较快的特性,因此得以大幅减少排气管在热熔时玻璃基板因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片的可能性。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内容的说明以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于举例并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封装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封装机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封装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封装机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符号说明】
Z 热风封装机构
1 排气管
11 第一通口
12 第二通口
13 管体
2 热风枪
21 风嘴
211 内部风道
212 缺口
212A 弧形结构
212B 挡风结构
3 待加工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元奈米应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元奈米应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75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