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装载机后车架大梁时的限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4826.1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8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海凌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 装载 车架 大梁 限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位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装载机后车架大梁时的限位机构,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换装不同的辅助工作装置还可进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装卸作业。在道路、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装载机用于路基工程的填挖、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料场的集料与装料等作业。此外还可进行推运土壤、刮平地面和牵引其他机械等作业。由于装载机具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因此它成为工程建设中土石方施工的主要机种之一。国产轮式装载机正在从低水平、低质量、低价位、满足功能型向高水平、高质量、中价位、经济实用型过渡。从仿制仿造向自主开发过渡,各主要厂家不断进行技术投入,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在关键部件及系统上技术创新,摆脱产品设计雷同,无自己特色和优势的现状,从低水平的无序竞争的怪圈中脱颖而出,成为装载机行业的领先者。由于装载机的特殊应用以及其重要性,对装载机的改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在装载机中后车架是一种重要的部件,起到连接和稳定的功能,后车架上具有一根大梁,是后车架上的重要部件,大梁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大,进行装配时,都是采用机械吊装,仅仅是靠经验是无法进行把握,容易出现偏差,影响后车架的装配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装载机后车架的大梁在进行装配时存在定位不准确,导致后车架装配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装配装载机后车架大梁时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能够重复进行使用,通过多组配合使用,能够将大梁的位置限定,使得装配后车架后的质量稳定,保证装载机的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配装载机后车架大梁时的限位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置有通孔,底板的侧壁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与该侧壁接触,且定位板的侧面中与底板接触面垂直的一个侧面和底板的一个侧面设置在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呈上下位置设置,且通孔之间的连线与铅垂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中设置在下方的通孔中设置有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中远离与底板在同一平面的壁面上设置有若干块肋板。
进一步地,所述肋板与定位板垂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肋板的数量为两块,且两块肋板之间平行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限位机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能够重复进行使用,通过多组配合使用,能够将大梁的位置限定,使得装配后车架后的质量稳定,保证装载机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底板;2—肋板一;3—肋板二;4—定位板;5—通孔一;6—支撑块;7—螺纹;8—通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装配装载机后车架大梁时的限位机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块6,支撑块6上设置有通孔,底板1的侧壁设置有定位板4,定位板4与该侧壁接触,且定位板4的侧面中与底板1接触面垂直的一个侧面和底板1的一个侧面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底板1是利用其侧壁与大梁的侧壁接触进行限位,定位板4同样是这个原理,底板1和定位板4的一个侧壁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使得与大梁侧壁进行接触时,接触面积更大,受力均衡,使得限位更加精确和稳定。限位机构一般的多套组合使用,使得大梁的整体都能限位。
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为方便描述,将两个通孔称为通孔一5和通孔二8,通孔一5设置在通孔二8的上方,且通孔一5和通孔二8的直径相同,通孔是用于长轴类部件穿过的装置,是从上方固定大梁。
所述通孔呈上下位置设置,且通孔之间的连线与铅垂线平行。这种结构的设计,使得通孔在长轴类部件穿过后,轴处于平行状态,同时能够固定不同高度的大梁。
所述通孔中设置在下方的通孔中设置有螺纹7。利用螺纹7,能够使得轴的固定更好,在进行装配时不会产生位移。
所述定位板4中远离与底板1在同一平面的壁面上设置有若干块肋板。
所述肋板与定位板4垂直固定。利用肋板与定位板4的垂直,使得肋板与定位板4的固定效果更好,受力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海凌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海凌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4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玉米产量的方法
- 下一篇:反吹式石棉纤维除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