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置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1102.1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8 | 分类号: | F16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置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悬置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悬置构件。
背景技术
动力总成悬置零件是汽车领域中将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连接到车身上的隔振元件,其主要功能是隔离动力总成的振动激励,在动力总成输出扭矩和载荷时支撑动力总成并限制其在汽车前舱中的位移。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逐步提高,在工程领域对动力总成隔振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而同时随着人们对动力性能的要求提高,大扭矩的动力总成也应用越来越多,这些要求促使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要有更好的隔振和承载的能力。
目前的动力总成悬置绝大多数是被动型悬置,即悬置的特性在设计制造阶段就已确定,整车在实际应用中针对各种工况没有调整能力。市场上也出现了极少的半主动悬置,但其全部是基于圆形主簧的,因为圆形主簧结构具有简单,布置电磁元件更方便的特点。
上述悬置由于体积较大,占用车身纵梁横向尺寸较大,并且圆柱形主簧的纵向刚度不高,不能耐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纵向刚度强的悬置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悬置构件,包括底座、壳体和悬置主簧,其中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腔体,所述悬置主簧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解耦膜片,所述解耦膜片与所述悬置主簧之间形成有悬置液室;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气室,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气室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顶端位于所述解耦膜片的下方,其底端与所述气室相连接在一起,所述气室的底部设置有底部进气口,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底部进气口下方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底部进气口的阀门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构件为电磁控制阀,所述电磁控制阀包括电磁阀主体和连接在所述电磁阀主体的输出端上用于与所述底部进气口相配合的顶杆。
进一步地,所述悬置主簧包括主簧主体部和主簧支撑部,所述主簧支撑部支撑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簧支撑部的纵剖面为梯形,其底端的宽度大于其顶端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主簧支撑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底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起,相应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主簧支撑部连接在所述连接体上,所述连接体的所述凸起卡合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悬置液室的纵剖面为梯形,其上底边的长度小于下底边的长度。
进一步地,该悬置构件还包括穿过所述主簧主体部的悬置支臂,所述悬置支臂的两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相对的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解耦膜片,并在解耦膜片的上方设置悬置液室,在底座下方设置气室,气室与解耦膜片相通,并将悬置液室设计为梯形悬置液室,其悬置主簧为圆台状,从而提高了纵向刚度,并且减小了横向体积。通过解耦膜片结构结合电磁阀来实现悬置性能状态的切换,改善了整车的振动噪音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悬置构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悬置构件的剖面图;
图3为壳体与底座连接在一起的剖面图;
图4为悬置主簧与连接体连接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5为电磁控制阀上的顶杆离开底部进气口的示意图;
图6为电磁控制阀上的顶杆闭合底部进气口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底座; 11-通孔; 2-壳体;
21-腔体; 22-凹槽; 3-悬置支臂;
4-悬置主簧; 41-主簧支撑部; 42-主簧主体部;
5-悬置液室; 6-解耦膜片; 7-气室;
71-底部进气口; 8-连接体; 81-凸起;
9-电磁控制阀; 91-电磁阀主体; 92-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11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