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机车发动机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3606.2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8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海;李强;赵福寿;汪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凯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18 | 分类号: | F01P3/18;F01P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机车 发动机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机车发动机冷却装置,属于发动机附属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能否正常工作将直接影响汽车的性能,而冷却系统对发动机的可靠性产生重大影响,也是影响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其作用就是保证发动机在任何负荷条件下和工作环境下均能在最适合的温度状态下正常和可靠地工作。
长期以来,散热器生产企业受主机厂整车结构及风扇驱动方式限制,散热器和中冷器均采用串联连接方式,中冷器装配于散热器前面,汽车使用中靠同一风扇对散热器和中冷器同时抽风冷却,散热器除对发动机进行冷却外,还须对中冷器传递的热量进行冷却,所需散热能力增加,只有加大散热器散热面积,有色金属浪费非常严重。另一方面,中冷器装配于散热器前面,为克服进气阻力,风扇消耗功率增加,有用功率降低、汽车动力性、经济性下降。另外,汽车使用中进入中冷器和散热器间的灰尘及杂物不易清除,风阻增大,散热能力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耗低,散热能力强,可靠性及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的新型机车发动机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机车发动机冷却装置,它由散热器总成,中冷器总成、风扇护罩、电子风扇、连接框架、安装支架、缓冲垫以及螺栓组合件组成,安装支架用螺栓安装在连接框架下端,缓冲垫通过螺栓组合件固定在安装支架的侧面,风扇护罩并用螺栓安装在连接框架上端,电子风扇安装在风扇护罩中,中冷器总成位于散热器总成的一侧且和散热器总成安装在风扇护罩的顶端。
所述的风扇护罩和连接框架之间安装有密封条。
所述的电子风扇的数量至少为两组且均匀布置在风扇护罩中。
所述的风扇护罩内部设置有加强及引流板。
所述的分布在安装支架侧面的缓冲垫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安装支架侧面,缓冲垫呈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中冷器设置于散热器侧面并用螺栓连接牢固,解决了散热器使用中除对发动机散热还需对中冷器传递热量散热而加大散热面积、有色金属浪费严重、使用中进入散热器与中冷器间的灰尘杂物不易清除的问题,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油耗,实现了节能减排,延长了发动机寿命,同时采用电子风扇替代传统直驱风扇,解决了传统直驱风扇无法调速且低速时转速受限的缺陷,并具有布置灵活、安装方面、能耗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其中,1-散热器总成,2-中冷器总成,3-风扇护罩,4-电子风扇,5-连接框架,6-安装支架,7-缓冲垫,8-螺栓组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一种新型机车发动机冷却装置,它由散热器总成1,中冷器总成2、风扇护罩3、电子风扇4、连接框架5、安装支架6、缓冲垫7以及螺栓组合件8组成,安装支架6用螺栓安装在连接框架5下端,缓冲垫7通过螺栓组合件8固定在安装支架6的侧面,风扇护罩3并用螺栓安装在连接框架5上端,电子风扇4安装在风扇护罩3中,中冷器总成2位于散热器总成1的一侧且和散热器总成1安装在风扇护罩3的顶端。
所述的风扇护罩3和连接框架5之间安装有密封条,增加风扇护罩3和连接框架5的密封性。
所述的电子风扇4的数量至少为两组且均匀布置在风扇护罩3中,电子风扇4包括散热器用风扇组和中冷器用风扇组,电子风扇4通过控制器根据水温、气温变化调节风扇转速,对散热器总成1及中冷器总成2产生的热量进行冷却,保证发动机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所述的风扇护罩3内部设置有加强及引流板,避免了风扇使用时热风回流影响产品性能。
所述的分布在安装支架6侧面的缓冲垫7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安装支架6侧面,缓冲垫7呈圆柱形,缓冲垫7起联接支撑及前后、左右方向缓冲减振作用,缓冲垫7的性能参数设计及材质选用极为关健,应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抗老化、耐酸碱腐蚀等性能。
所述的螺栓组合件8包括螺栓、平垫圈、螺母,和安装支架6以及缓冲垫7配套使用,是冷却装置和车架的中间连接件。
所述的散热器总成1为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包括水室、散热芯、支撑部件、放水开关、与发动机连接用进出水管、传感器座、中冷器总成2和风扇护罩总成3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子风扇可实现散热器总成、中冷器总成独立散热,也可将冷却装置布置远离发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凯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航天凯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3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