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线保险管自动组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0540.0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5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姚友福;戴龙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盟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69/02 | 分类号: | H01H6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1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线 保险管 自动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线保险管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引线保险管,即保险线,是一种安装在电路中保证电路安全运行的电器元件,其也被称为熔断器。参见附图1所示, 该引线保险管的结构一般包括陶瓷管管体1’、端帽3’、熔丝2’,端帽3’设在管体1’两端,熔丝2’位于管体1’中并且连接在管体1’两端的端帽3’之间。端帽3’包括帽体31’、固设在帽体31’一端的导丝32’,导丝32’用于该引线保险管与其他电气元部件的连接,帽体31’的另一端具有用于扣合在管体1’端部上的开口(图中未示出)。保险管内的熔丝2’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高度时,其自身熔断而切断电流,从而达到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作用。由于引线保险管是通过自我熔断来保护整体电路的,因此市场上对保险管的需求数量也是庞大的。
现有技术中,引线保险管的生产一般是依靠人工来实现,生产过程中需通过人工来逐个地将熔丝定距裁断,然后将其逐个地插入管体中,再人工将熔丝的两端折弯,将端帽放入简易压合工装中将端帽压合在管体的两端,压合完成后再逐个地取出放入指定的容器中,这样采用手工的生产方式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同时人工插丝往往会出现多插或漏插现象,熔丝折弯不一致,压合后熔丝外漏在端帽的外面,产品的不良率较高,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整条流水线上的生产人员的需求量大,人员劳动强度大,现场较难管理,生产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线保险管自动组装机,以实现引线保险管的生产自动化,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引线保险管自动组装机,所述引线保险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具有沿轴向贯穿的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中穿设有熔丝,所述熔丝的两端露出在所述管体的外侧并分别向所述管体的内侧折弯,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地设有端帽,所述端帽包括帽体、固设在所述帽体一端的导丝,所述端帽的另一端具有用于扣合在所述管体一端上的开口,所述自动组装机包括支承座,所述自动组装机还包括:
转盘式夹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的旋转盘、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盘绕自身轴心线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盘的一侧设置有多组夹料组件,多组所述夹料组件沿同一圆周方向相间隔地分布在所述旋转盘上,所述夹料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盘上的夹料座、设置在所述夹料座上的能够相对张开或闭合的两个夹爪,所述两个夹爪相闭合时能够形成用于沿周向夹持所述管体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旋转盘的边缘外侧,所述夹料组件具有取放料工作状态和夹料工作状态,当所述夹料组件处于取放料工作状态时,所述两个夹爪相对张开,当所述夹料组件处于夹料工作状态时,所述两个夹爪相对闭合,所述夹料装置还包括多个能够调整所述夹料组件的工作状态的夹料驱动机构;
管体自动送料装置,用于将所述管体送入所述夹料组件的所述两个夹爪中;
自动送丝及切断折弯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的卷绕有所述熔丝的卷料辊、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的用于将所述熔丝进行导向和张紧的张紧机构,所述支承座上还设有能够将所述熔丝送入所述管体的所述中心通孔中的送丝机构、能够在所述熔丝穿出所述中心通孔后将所述熔丝切断并将所述熔丝的两端进行折弯的切断折弯机构;
端帽自动送料及压合装置,用于将所述端帽送出并沿轴向扣合在所述管体的两端部上;
储料箱,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用于收集所述引线保险管的成品;
所述转盘式夹料装置上所述夹料组件具有至少四个工位,当所述转盘式夹料装置旋转至所述夹料组件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管体自动送料装置将所述管体送出,所述夹料组件夹持所述管体;当所述夹料组件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自动送丝及切断折弯装置将所述熔丝送入所述夹料组件夹持的所述管体的中心通孔中,并将所述熔丝切断后将所述熔丝的两端折弯;当所述夹料组件处于第三工位时,所述端帽自动送料及压合装置将所述端帽沿轴向分别扣合在所述管体的两端部上形成所述引线保险管;当所述夹料组件处于第四工位时,所述夹料组件释放所述引线保险管至所述储料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盟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盟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0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钠煤提质浸泡式装置
- 下一篇:新型烟农复合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