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软管定长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7030.5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4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章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奥斯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33/02 | 分类号: | B23D3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 软管 组装 系统 定长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用软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软管定长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软管是指在不锈钢软管或胶管外面编织一层不锈钢丝后的产品,主要用于电气线路保护和家用龙头、马桶、花洒等管道连接器。一般由管子、套接与管子两端的金属套及插设于管子两端的芯子及螺母组成。常见的编织软管在生产装配时,需要先将固定长度的软管进行切割,由于受到生产技术与设备的限制,现有的编织软管切割时主要采用手工的方式来完成,即手工测量完软管后用切割机将测量好长度的软管切断,此种测量方式存在着:工人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低,误差大,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金属软管全自动定长切割装置[申请号:200920190301.X],包括机座、用于输送金属软管的架设在机座上的条状输送台,条状输送台上纵贯有输料槽;在输送台上设置定位机构和输送机构以及夹头,有输送机构将金属软管送入夹头后拉动金属软管至一定距离,之后再由设在机座上的切割机构对金属软管进行切割。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手工测量软管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设计不够合理,自动化程度低,测量精度低,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软管定长输送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软管定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软管的软管输送机构,所述的软管输送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的驱动机构连接有用于预设软管长度且能根据预设软管长度控制驱动机构启停的控制单元,所述的软管输送机构一端还设置有校直机构。
通过在控制单元上输入预定长度,控制单元控制驱动机构开始工作,驱动机构驱动软管输送机构开始输送软管,达到预定长度后,控制单元控制驱动机构停止工作,软管输送机构停止输送软管,校直机构在输送过程中可以防止软管跑偏与弯曲。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软管定长输送装置中,所述的软管输送机构包括基板,所述的基板上设有分别垂直于基板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上下相对设置有主动轮与同步轮,所述的主动轮与同步轮周向分别设置有若干呈U形的输送凹槽,所述的主动轮通过环形传动带与同步轮相连。主动轮与同步轮同时转动,输送凹槽将软管牢牢夹紧,避免了软管在输送过程中打滑。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软管定长输送装置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通过电机座设置在基板上的步进电机,所述的步进电机上设置有磁性编码器,所述的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的主动轮相连。设置了磁性编码器的步进电机能对软管长度进行及时测量。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软管定长输送装置中,所述的控制单元为PLC,且所述的PLC与步进电机相连。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软管定长输送装置中,所述的校直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上压管轮与下压管轮,所述的上压管轮与下压管轮周向分别设置有若干呈U形的压管凹槽。压管凹槽将软管牢牢夹紧,避免了软管在输送过程中跑偏。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软管定长输送装置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能根据预设长度进行进行输送,测量精度高,能同时进行多个软管定长输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框图。
图中,软管输送机构1、软管11、基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主动轮15、同步轮16、驱动机构2、电机座21、步进电机22、控制单元3、校直机构4、上压管轮41、下压管轮42、输送凹槽5、压管凹槽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软管定长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软管11的软管输送机构1,软管输送机构1与驱动机构2相连,驱动机构2连接有用于预设软管11长度且能根据预设软管11长度控制驱动机构2启停的控制单元3,为了防止软管跑偏与弯曲,软管输送机构1一端还设置有校直机构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奥斯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奥斯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7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管机组平辊模具调整装置
- 下一篇:油管锯管下料定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