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作业注塞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9107.0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付建华;李亮;黎自刚;胥宏图;陈国庆;陈良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作业 方法 | ||
1.一种井下作业注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清水压井平稳后,测得井内平衡液面;
b、起出井内原有管柱后,投入套管胶塞,并用注塞管柱将套管胶塞送入至设计深度;
c、从注塞管柱内泵注入水泥浆,再泵注清水顶替水泥浆,泵注结束直接将注塞管柱起至测得的平衡液面以上,井内液面达到最高动液面后,井内液面逐渐降低,直至井内液面恢复至平衡液面;
d、水泥浆静置候凝,水泥浆凝固后形成水泥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作业注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骤中,注塞管柱内泵注入水泥浆的用量根据设计水泥塞的厚度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井下作业注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骤中,是按注塞管柱内外水泥浆界面一致的原则用清水顶替水泥浆,并根据 “U”型管压力平衡原理和井内平衡液面深度确定顶替清水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作业注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清水压井平稳后测得平衡液面后,再灌注与注塞施工总液量相同的清水后,间隔一个水泥浆初凝时间再次测定平衡液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作业注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注塞管柱的送入下深采用下式确定:
式中
……………注塞管柱的管鞋下深,m;
……………设计水泥塞顶界深度,m;
…………………注塞管柱每米容积,m3/m;
…………………管鞋至平衡液面之间距离,m;
…………………套管每米容积,m3/m;
…………………套管与注塞管柱之间环形空间每米内容积,m3/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作业注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骤中,水泥浆的用量根据设计水泥塞的厚度确定,并根据注塞管柱内外水泥浆界面一致原则,水泥浆用量采用下式确定:
式中:……水泥浆,m3;
……设计水泥塞顶界深度,m;
……设计水泥塞底界深度,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作业注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骤中,清水用量等于最高动液面至水泥浆界面之间注塞管柱的内容积,即
式中:……清水用量;
…………………管鞋至平衡液面之间距离,m;
…………………注塞管柱每米容积,m3/m;
…………………套管与注塞管柱之间环形空间每米内容积,m3/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91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