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盗追踪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71372.0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8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彤;蔡伟杰;熊想涛;陈文强;韦兴民;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102 | 分类号: | B60R25/102;B60R2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追踪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车用安全系统及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防盗追踪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安全用车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车钥匙遗忘在车内,或短暂离开汽车而未拔车钥匙导致车辆被盗事件频频发生。如果车内有重要物品或者是幼童,车辆被盗引发的后果将无比惨痛。
现有的防盗追踪系统仅能追踪被盗车辆所在的位置,而无法控制车辆的行驶速度,难以实现快速追回被盗车辆,防盗追踪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追踪系统及方法,具有较佳的防盗追踪效果。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追踪系统,其包括报警信号发生装置、变速器控制单元、跛行控制模块、车身控制单元及车辆报警模块。所述报警信号发生装置用于发出报警信号,所述变速器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并控制所述跛行控制模块使车辆进入防盗跛行模式,所述车身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并控制所述车辆报警模块报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盗追踪系统还包括车辆定位模块和显示装置,所述车辆定位模块安装于车辆上,用于追踪车辆所在的位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车辆定位模块通信,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车辆所在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报警信号发生装置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到一CAN总线上,所述变速器控制单元和所述车身控制单元均与所述CAN总线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报警信号发生装置包括微控制单元和CAN转无线控制芯片,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产生所述报警信号,所述CAN转无线控制芯片用于将所述报警信号转换为无线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无线报警信号传输至所述CAN总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报警信号发生装置和所述车辆定位模块整合于一车载3G系统中,所述车载3G系统、所述变速器控制单元和车身控制单元均与一CAN总线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装置与所述车载3G系统通信,所述显示装置还用于向所述车载3G系统发出报警指令,所述车载3G系统根据所述报警指令发出所述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报警信号传输至所述CAN总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变速器控制单元和所述车身控制单元内设有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报警信号存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追踪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发出报警信号;步骤二:变速器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并控制跛行控制模块使车辆进入防盗跛行模式;步骤三:车身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并控制车辆报警模块报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显示车辆所在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一还包括将所述报警信号转换为无线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无线报警信号传输至一CAN总线上的步骤;所述步骤二还包括所述变速器控制单元从CAN总线上获取所述报警信号的步骤;所述步骤三还包括所述车身控制单元从CAN总线上获取所述报警信号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防盗追踪系统及方法中,由于变速器控制单元可接收报警信号并控制跛行控制模块使车辆进入防盗跛行模式,而车身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并控制车辆报警模块报警,车主在发现车辆被非法入侵或被盗后,可控制车辆的速度使车辆缓慢行驶,同时使车辆报警,从而较容易追回车辆,实现较佳的防盗追踪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防盗追踪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防盗追踪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防盗追踪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1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