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盗追踪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71372.0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8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彤;蔡伟杰;熊想涛;陈文强;韦兴民;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102 | 分类号: | B60R25/102;B60R2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追踪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追踪系统(10、2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追踪系统(10、20)包括报警信号发生装置(12)、变速器控制单元(15、25)、跛行控制模块(16、26)、车身控制单元(17、27)及车辆报警模块(18、28),所述报警信号发生装置(12)用于发出报警信号,所述变速器控制单元(15、25)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并控制所述跛行控制模块(16、26)使车辆进入防盗跛行模式,所述车身控制单元(17、27)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并控制所述车辆报警模块(18、28)报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追踪系统(10、2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追踪系统(10)还包括车辆定位模块(13)和显示装置(14),所述车辆定位模块(13)安装于车辆上,用于追踪车辆所在的位置,所述显示装置(14)与所述车辆定位模块(13)通信,所述显示装置(14)用于显示车辆所在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追踪系统(10、20),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信号发生装置(12)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到一CAN总线(19)上,所述变速器控制单元(15)和所述车身控制单元(17)均与所述CAN总线(19)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追踪系统(10、20),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信号发生装置(12)包括微控制单元(122)和CAN转无线控制芯片(123),所述微控制单元(122)用于产生所述报警信号,所述CAN转无线控制芯片(123)用于将所述报警信号转换为无线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无线报警信号传输至所述CAN总线(19)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追踪系统(10、20),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信号发生装置(12)和所述车辆定位模块(13)整合于一车载3G系统(210)中,所述车载3G系统(210)、所述变速器控制单元(25)和车身控制单元(27)均与一CAN总线(29)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盗追踪系统(10、20),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24)与所述车载3G系统(210)通信,所述显示装置(24)还用于向所述车载3G系统(210)发出报警指令,所述车载3G系统(210)根据所述报警指令发出所述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报警信号传输至所述CAN总线(29)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追踪系统(10、20),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控制单元(15)和所述车身控制单元(17)内设有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报警信号存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内。
8.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追踪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发出报警信号;
步骤二:变速器控制单元(15、25)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并控制跛行控制模块(16、26)使车辆进入防盗跛行模式;
步骤三:车身控制单元(17、27)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并控制车辆报警模块(18、28)报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盗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显示车辆所在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盗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还包括将所述报警信号转换为无线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无线报警信号传输至一CAN总线(19)上的步骤;所述步骤二还包括所述变速器控制单元(15)从CAN总线(19)上获取所述报警信号的步骤;所述步骤三还包括所述车身控制单元(17)从CAN总线(19)上获取所述报警信号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13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