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葡萄糖酸钠的新型低钠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6377.4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4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棣;谢登玉;李伟;王一;孙学谦;王茜;孙颖;李秋红;崔立平;夏颖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西王糖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37 | 分类号: | A23L1/237;A23L1/09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辛向东 |
地址: | 2562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葡萄糖 新型 钠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低钠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钠虽然是人体必须的元素之一,而食盐,即通常使用的氯化钠,但是,摄入过多也容易造成高血压、水肿等疾病。据世卫组织研究,人体每天的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然而,中国人的口味普遍偏重,平均摄入量达到了13克,一些老年人由于味蕾传导效应变低,食盐摄入量更高。医学研究表明长期食用高钠盐会导致体内钾、钠比例失调引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硬化、心脏病对人体造成永久性损害。
为了遏制因“高盐”带来的健康隐患,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实施“食盐安全健康换代工程”,大力推广低钠盐。“低钠盐” 的概念,按2003《制盐工业术语》 国家标准定义, “以氯化钠为载体,添加一定量的镁盐、 钾盐的食用盐”。1994年制定行业标准中规定 65%±5 %NaCl, 25%±5% KCl,10%±2% MgSO4.7H2O复合构成低钠盐的主体。
在产品配料方面,目前市场上出现一些低钠盐的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但大部分的低钠盐配料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镁。而口服硫酸镁有良好的导泻功能,因此硫酸镁又叫泻盐。因此,在食用该类型的低钠盐产品时,避免了高钠的危害,但却有引入了对消化系统不利的因素。食品级的葡萄糖酸钠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新型的低钠盐产品提供了更好的原料。
在加工工艺方面,大部分的低钠盐产品是将不同原料按比例固固混合。由于各类原料的密度及粒径不同,这类产品一般存在混合不均的问题,在运输过程和存放过程中,容易出现分级现象,各相关组分的相对密度见下表:
而分级现象会导致同一组分的相对富集,使混合物均匀度降低,从而造成口感上的不一致,如果氯化钾出现相对富集,则会造成低钠盐产品的味苦。使其在食品工业及日常烹饪中的应用效果受到影响,甚至会对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市场现有产品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产配制新型低钠盐的方法,在保证口感的前提下,降低了钠的摄入量,也未引进其它的杂质成分,并且不会出现分级现象,是一种新型的健康的低钠盐产品。该方法所有的原料均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产品安全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采取的方法具体操作分为以下步骤:
(1)将各组分按以下比例混合:15%-35%葡萄糖酸钠,40%-70%氯化钠,15%-25%氯化钾,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升温至85℃,以300 r/min的转速搅拌至完全溶解,配制成干物质浓度为35%-45%的溶液。
(2) 待溶液冷却至40℃,在300 r/min的转速搅拌下,加入1.5%的麦芽糊精,以300 r/min的转速搅拌10分钟后立即进行喷雾干燥。
(3) 将上述料液经料液用离心式喷雾干燥塔进行干燥。喷雾干燥塔进风温度控制在145-155℃,出风温度为95-105℃,所得产品的水分含量在0.5%以下,粒度范围在80-150 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法配料组成合理,引入葡萄糖酸钠,可使产品的咸味起到增益效果,引入氯化钾,确保由于降低了氯化钠而引起的咸味成分总量的降低;使用麦芽糊精,可以掩盖氯化钾所引起的苦味。
2、本法制备方法科学合理,避免了传统产品易出现分级的现象以及由其引起的咸味差异等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 本发明的所涉及主要组分的味觉特性
附图2 葡萄糖氧化生成葡萄糖酸钠的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对本专利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按下表不同比例配制低钠盐,配制后的低钠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浓度为3%的溶液,经品尝,并给出各试验样品的咸味感觉评价。见下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所示的配料基础上,确定以下配料成分及含量:
(1)55 kg食品级氯化钠、25 kg葡萄糖酸钠、18.5 kg氯化钾、1.5 kgDE值为15的麦芽糊精。按以上配比配制低钠盐样品,投入V型混合机中混合15分钟,经充分混匀后取出待检,编号为样品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西王糖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西王糖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6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胱抑素C纳米抗体及其编码序列
- 下一篇:一种划分逻辑节点等级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