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粒度可控的铸锭用硅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6412.1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付红平;章金兵;廖小根;董一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037 | 分类号: | C01B33/03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338000 江西省新余***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度 可控 铸锭 用硅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粒度可控的铸锭用硅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硅废料搅拌分散于纯水中,加入氢氟酸和盐酸,调节固液重量比为1:1-1:20,搅拌10-120分钟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初级硅粉,其中,所述氢氟酸和盐酸的加入总量为所述废硅料质量的0.1-2倍;
S20、向所述初级硅粉中加入盐酸和硝酸,搅拌分散0.5-2小时后,浸泡0.5-10小时,随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体,其中,所述盐酸和硝酸的加入总量为所述初级硅粉质量的0.1-2倍;
S30、将步骤S20所得固体分散于纯水中,加入无机酸,调节固液重量比为1:1-1:20,搅拌分散0.5-2小时后,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用纯水清洗2-3次至pH中性,其中,所述无机酸的加入量为步骤S20所得固体质量的0.01-0.5倍;
S40、将步骤S30所得固体置于真空干燥机中,设置干燥机的真空度为3.0×10-2-8.0×10-2MPa,温度为30-120℃,干燥2-24小时后,得到硅粉,所述硅粉的粒度范围为10μm-5cm;
S50、将步骤S40所得硅粉进行破碎处理,随后用30-150目的非金属材质的筛网进行筛分,得到粒度范围为0.1mm-0.5mm的铸锭用硅粉,其中,所述破碎处理的过程中,与所述硅粉直接接触的部件采用非金属硬质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粒度可控的铸锭用硅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所述氢氟酸和所述盐酸的体积比为1:2-10:1;所述步骤S20中,所述盐酸和所述硝酸的体积比为1:2-1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粒度可控的铸锭用硅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氟酸的质量分数为49-50%,所述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38%,所述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5-6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粒度可控的铸锭用硅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中,所述用纯水清洗的具体操作为:将去离子水加入所得固体中,机械搅拌30-120分钟后,固液分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粒度可控的铸锭用硅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中,所述无机酸为盐酸、硫酸、硝酸或磷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粒度可控的铸锭用硅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可重复2-5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粒度可控的铸锭用硅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中,所述破碎处理的方法为机械破碎或人工破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粒度可控的铸锭用硅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中,所述非金属硬质材料的材质和所述非金属筛网的材质均选自聚丙烯、尼龙、涤纶、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
9.一种粒度可控的铸锭用硅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度可控的铸锭用硅粉可以采用权利要求1-8所述的任一方法制备,其中,所述粒度可控的铸锭用硅粉的粒度范围为0.1mm-0.5mm。
1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粒度可控的铸锭用硅粉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度可控的铸锭用硅粉用于制备太阳能多晶硅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64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丽蚜小蜂的规模繁殖方法
- 下一篇:一次性穿戴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