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起动内燃机的起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0438.7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H·迈因海特;M·法因;U·马勒;T·莱斯;J·莱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5/02 | 分类号: | F02N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苏娟,冯思思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起动 内燃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由DE3225957A1已知一种起动装置,所述起动装置在起动马达和小齿轮之间具有作为旋转传动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具有内齿圈,该内齿圈通过阻尼元件支撑在内齿圈支架中。
现在,起动装置的变化的应用需要对内齿圈的减振装置进行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振件在内齿圈和内齿圈支架之间的布置方式使得减振件的机械负荷减小并由此提高减振件的疲劳强度。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得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给出有利的改进方案。
如果传力面在内齿圈和/内齿圈支架上的联接元件上的布置方式使得传力面的法线具有从一间隙离开的分量,则实现了在压缩减振件时,其所承受的负荷不会使得减振件或该减振件的区域侵入到在内齿圈和内齿圈支架之间的间隙中,或者避免侵入。减振件侵入到间隙中会导致减振件的小的区域被强烈地挤压,并且可导致在减振件中达到至少部分使其毁坏的应力状态。此外,减振件可能会承受部件之间高的相对速度,这会产生进一步的剪应力。可能会产生减振件碎屑,其可能使得内齿圈和内齿图支架之间的相对旋转更加困难。此外,减振件碎屑也可能侵入到旋转传动装置的齿中并且由此使小齿轮的驱动更加困难,因为起动马达和小齿轮之间可能因此产生增大的摩擦阻力。
为了避免在减振件的表面上过高的相对速度,规定在传力面上设置减振件,使得减振件贴靠在与传力面相邻的面上(直接或间接相邻)。由此得到减振件的限定的位置。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规定,所述传力面和在同一部件上的相邻的面围成一个小于90的角。
用于确保减振件与一间隙相间隔地被保持的另一措施是,将间距保持器定位为,减振件相应地得到保持。
为了增大或建立几乎不被减振或根本不会被减振的旋转角度,规定,在传力面和减振件之间的静止位置处设置一个没有减振件或者说具有空气的中间腔。
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减振,并且还可将减振设计为(但不是强制性的)为了简化装配使用一种减振件组件,在该减振件组件中减振件通过连接区段与另一减振件连接为一体。为此规定,连接区段在内齿圈和内齿圈支架之间的间隙中延伸。该间隙为此例如可沿径向设置在内齿圈支架的联接元件和内齿圈的联接元件之间,或替代地沿径向设置在内齿圈的联接元件和内齿圈支架之间。这两个最后提出的方案尤其适用于结构在径向上延伸(内齿圈-减振件-内齿圈支架)的布置方式。对于重新回到内齿圈、内齿圈支架和减振件在起动机中沿轴向布置的情况,规定,所述间隙以相应的方式沿轴向位于内齿圈和内齿圈支架之间。最后所述的变型方案尤其当在径向上的结构空间非常有限使得不能采用相应的布置方式或只能不利地采用相应的布置方式时是有利的。
为了避免不利的安装变型方案,规定,所述连接区段偏心地布置在间隙中和/或实施为不对称的。在这种实施方式以及间隙中相应的配对面或者说凹部中,可以实现,连接区段只能在一个位置处合适地安装到间隙中。就起动装置具有不同的旋转方向并且因此在不同旋转方向上也可实施成不同的减振而言,这是有意义的。
关于连接区段可以规定,该连接区段在到实际的减振件的过渡部位处正好支撑该减振件,并且由此主动地将减振件或减振件区段从间隙处压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设计方案规定,减振件和另一减振件在内齿圈和内齿圈支架之间的两个联接元件之间延伸。如果减振件贴靠在背离所述间隙的面上并且如果在与该背离的面对置的面和减振件之间是优选地空的中间腔,那么实现了必要时在非常剧烈地压缩减振件时才在周向上出现该减振件被压入到间隙中或必要时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已经布置地,减振件可以沿轴向或沿径向布置在内齿圈和内齿圈支架之间。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了不同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示出了起动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旋转传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2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在联接元件上绘有垂直分量和径向分量,
图3a示出了在另一联接元件上的垂直分量和径向分量的示图,
图4示出了安装有中间腔的减振件的安装状况,
图5沿轴向示出了减振件组件的部分示图,
图6至图10b示出了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的减振件的不同变型实施方案。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04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