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桥梁减震装置及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4516.2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6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维;王侃;黎俊虎;张华;杨博;王浩;赵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交万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桥梁 减震 装置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桥梁减震装置及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伸缩装置分为模块式和模数式两大类,模块式以梳齿板为主,模数式以型钢为主。现有伸缩装置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造价较高等缺点。
并且,现在的雷达系统并不能覆盖全段,其测速有时也存在盲区,交警无法知道是否所有的路段上的应急车道是否都没被占用。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功能多样、计算高端的一种智能桥梁减震装置及分析方法。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桥梁伸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基体,所述基体上有底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上方有活动板,所述底板组件和活动板之间有阻尼层,所述基体上还包含传感器。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基体包含两部分,两部分分别包含底板组件以及活动板,两部分基体之间有缝隙,所述传感器包含通信线,通信线通过缝隙后连接CPU。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缝隙形状为波浪线形,即活动板包含弧形梳齿板,两个活动板的弧形梳齿板对接形成波浪线形缝隙。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活动板为聚四氟乙烯板。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或者触发式传感器。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活动板上或者卡装于缝隙中,所述传感器有一个以上且均布于基体上,根据基体的区域分为一组以上的传感器组。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为:
一种智能桥梁车流量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基体,所述基体上还包含传感器,将基体安装于桥面上或者路面上,基体的传感器连接CPU,包含如下步骤:
根据车轮碾过一个以上的基体的先后顺序,判断车辆行驶方向;
车轮碾过基体并触发传感器,该基体上的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CPU;
CPU计数并存数。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为:
一种智能检测应急车道是否被占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基体,所述基体上还包含传感器,将基体安装于桥面上或者路面上,基体作为路的一部分,其应急车道部分包含传感器并连接CPU,包含如下步骤:
如果车轮碾过基体并触发传感器,该传感器位于应急车道部分,则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CPU,CPU判断并语音提示交警。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为:
一种智能精确测定车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基体,所述基体上还包含传感器,所述基体有一个以上,一个以上的基体之间不相邻安装,两个基体之间的安装距离为S,包含如下步骤:
根据车轮碾过一个以上的基体的先后顺序,判断车辆行驶方向;
车轮碾过第一个基体并触发传感器,此时信号传输给CPU并记时刻A;
车轮碾过第二个基体并触发传感器,此时信号传输给CPU并记时刻B;
两个基体之间的传感器的安装距离除以时刻A和时刻B之间的时间段,即为车速;
对车速进行判断,若超出允许的速度段,则通知交警。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活动板下面设置弹性阻尼材料,满足伸缩装置的抗震抗噪需求,聚四氟乙烯材质耐用高效,利用本发明可以实现精确测速、车道是否占用的提示以及无收费站卡口的车流量的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发明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焊接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活动板;2 L型螺栓;3止水带;4阻尼层;5底板组件;6焊接钢筋;7弧形梳齿板;8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智能桥梁伸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基体,所述基体上有底板组件6,所述底板组件6上方有活动板1,所述底板组件6和活动板1之间有阻尼层4,所述基体上还包含传感器。阻尼层4优选橡胶垫片但是不限于橡胶垫片。所述基体包含两部分,两部分分别包含底板组件6以及活动板1,两部分基体之间有缝隙,所述传感器包含通信线,通信线通过缝隙后连接CPU。所述缝隙形状为波浪线形,即活动板1包含弧形梳齿板7,两个活动板1的弧形梳齿板7对接形成波浪线形缝隙。当然本处也可以是直线缝隙。所述活动板1为聚四氟乙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交万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交万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4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立体化公交站台
- 下一篇:自动换筒用的断条与气嘴喷射引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