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薯面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8266.1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4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苗伟;范永刚;李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兴苗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6 | 分类号: | A23L1/16;A23L1/217;A23L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800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薯 面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条及其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红薯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又名山芋、地瓜、甘薯等,其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红薯营养丰富而全面,所含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有利于肠胃健康和排除体内毒素。但是红薯吃多后会感觉气胀、烧心、口吐酸水。红薯直接简单与面粉制成的面条,容易散,成型不好,而且口感粗糙,有大量的红薯味,所以不具有商业价值。
因此,出现了许多的尝试,如专利号为92102918.7的《一种红薯面条的制法》就用红薯酱熟料加面粉加工面条,专利号为03135115.8的《一种红薯面条及其生产工艺》以及专利号为88108161.2的《红薯食品的加工方法》利用红薯精粉和面粉作一定比例的组合,再加入辅料来加工面条或者不加入辅料而直接加工面条,这样的方法都解决了面条的口感单一、营养不丰富、以及红薯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红薯面条的不耐煮,不具有韧性以及煮后会变色、红薯味重的问题。但是,红薯只利用红薯淀粉导致了红薯营养成分的大量流失,且红薯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在制作过程中,糖分会影响红薯淀粉与面粉混合后的复杂的生化反应,进而会影响揉搓面团过程中营养物质的部分分解以及成型后的面条的口感和润滑程度。在传统的工艺方法中都没有对红薯糖分的去除,更不用说达到其口感润滑劲道,同时,利用红薯的淀粉制作面条,导致了红薯中的膳食纤维大量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既能够保证其营养物质丰富、口感舒适且润滑劲道、红薯清香味足且不具有浓重的红薯味、煮后不易变色和散的,并且糖分适中的红薯面条,以及这种红薯面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红薯面条,原料组份包括以下重量比:10%的红薯全粉,89%的面粉和1%的食盐。
所述的红薯面条的制备方法是,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切块:将红薯洗净之后切成块;
(2)打浆:将切成块的红薯加水打成浆;
(3)浸泡:将打成浆的红薯用清水浸泡2-3h;
(4)过筛:将浸泡好的红薯全粉溶液过筛去除没有打细的红薯块;
(5)离心机甩干:将过筛得到的红薯全粉溶液用离心机甩干;
(6)烘干:将甩干的红薯全粉用烘干机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3%;
(7)混合制面条:将烘干后的红薯全粉与面粉混合均匀,并加食盐和水按照普通面条加工工艺,制得红薯面条。
所述的过筛的筛子为35-40目。
所述的浸泡是在常温中进行。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通过对红薯进行常温浸泡2-3h,使红薯全粉中的糖分充分溶解在水中,形成红薯全粉溶液,进而通过离心机对红薯全粉溶液甩干,同时将溶解在水中的糖分一并的甩掉,除去其中的糖分,再通过烘干红薯全粉溶液后与面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的红薯面条,其入水煮后不易散,柔韧性很好,入口的口感润滑劲道,具有红薯的清香味,其营养物质丰富,甜度适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限于描述。
第一阶段
红薯全粉的制备
将红薯洗净之后切成块状结构,以利于红薯的磨碎,再将切成块的红薯加水打成浆,在常温下用清水浸泡2-3h,使红薯全粉中的糖分充分溶解在水中,随后用震动筛或者其他筛子对浸泡好的红薯全粉溶液进行过筛,并把其中较大块的红薯及杂质去除掉,保证红薯被打成浆形成红薯全粉溶液,然后再用离心机对红薯全粉溶液进行离心甩干,在这一步骤甩干红薯全粉溶液中的水分并且使溶解在水中的糖分一并被去除掉,保证了需要的低糖分红薯全粉,之后就用烘干机或者晒干的方式对甩干的红薯全粉进行烘干或晒干至水分含量为13%,并且将其磨成粉状。
第二阶段
配制面条
将红薯全粉磨成的粉末与面粉以及食盐按照重量百分比为10:89:1的比例混合均匀,并按照现有制作面条的技术方案做成面条,即得到本发明的红薯面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兴苗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兴苗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8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汤汁腊鸭生产工艺
- 下一篇:自动液位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