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氨基芪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6097.5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8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强;唐龙;曹引梅;吴建华;陈鹏;魏涛;沈梦笔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23/22 | 分类号: | C07D22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医药中间体亚氨基芪的合成方法,属于药物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亚氨基芪(1),iminostilbene,化学名为5H-二苯并[b,f]氮杂,它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它的作用十分广泛,首先它本身可以预防和治疗丙型肝炎,其次亚氨基芪作为医药中间体,可用于合成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及抗抑郁药丙咪嗪。再者,亚氨基芪可以稳定铑催化剂的阴离子复合物,用于合成铑催化剂(主要用途是汽车尾气催化剂)。最后,亚氨基芪也是基因工程和材料学方面的重要合成原料,比如它可作为卟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原料。目前亚氨基芪的合成主要是以邻硝基甲苯为起始原料,经缩合、还原、环合等七步反应制得(其反应路线如下式1所示)。此路线不仅复杂,步骤冗长,而且成本高、污染重、产率低。因此,如何通过简单步骤得到此中间体,决定了合成下游产品的合成成本。
反应式1亚氨基芪的合成路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即步骤长、污染重、收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率、低成本合成化合物亚氨基芪的简单方法。
本发明一种亚氨基芪的合成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在相转移催化剂及碱的存在下,在有机溶剂中,式Ⅰ所示的二苯胺类化合物加热发生偶联,得到亚氨基芪;
其中所述的式Ⅰ的二苯胺类化合物结构如下所示:
式中X为Cl、Br、I。
其中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为四乙基溴化铵、四丁基溴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L-脯氨酸等,其中较佳的为L-脯氨酸。
其中所述的溶剂为无水甲醇、无水乙醇、DMSO、DMF,优选无水乙醇和DMSO。
其中所述的碱为KOH、NaOH、K2CO3、Na2CO3、NaOCH3、NaNH2、CS2CO3、t-BuOK、t-BuONa、K3PO4。其中碱较佳的为:KOH、K2CO3。
其中所述的碱与二苯胺类化合物摩尔比为2.0:1.0-5.0:1.0。
其中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与二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5:1.0-0.20:1.0。
其中所述的偶联反应温度为:20-120℃,反应时间为5-96小时。
其中所述溶剂加入量与二苯胺类化合物的体积摩尔比为:1500-2500mL/1mol。
本发明所用试剂及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了比较新颖的合成亚氨基芪的方法,并优化了反应条件,使得反应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反应步骤大大缩短,产率可达80%以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具体实施方式为限,而是由权利要求加以限定。
实例1
往100mL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2-(二氯甲苯)二苯胺6.65g(0.025mol)、L-脯氨酸0.14g(0.0012mol)和10mL无水乙醇。搅拌,并保持温度在20-40℃,1h内滴加氢氧化钾无水乙醇溶液(含2.80g,0.05molKOH,27.50mL CH3CH2OH)。反应5-12个小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棕色固体三次,用热的乙酸乙酯萃取,冷却,固体析出,用甲苯重结晶得到金黄色固体2.19g,产率为45.38%。
实例2
往100mL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2-(二溴甲苯)二苯胺8.87g(0.025mol)、L-脯氨酸0.58g(0.0050mol)和20mL无水乙醇。搅拌,并保持温度在20-40℃,1h内滴加氢氧化钾无水乙醇溶液(含7.01g,0.12molKOH,42.50mL CH3CH2OH)。反应5-12个小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棕色固体三次,用热的乙酸乙酯萃取,冷却,固体析出,用甲苯重结晶得到金黄色固体2.92g,产率为60.51%。
实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60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