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体硅太阳电池选择性发射极的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7455.5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1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廖明墩;吴晓钟;沈艳;王学林;刘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吴关炳 |
地址: | 314416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 太阳电池 选择性 发射极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晶体硅选择性发射极太阳电池的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晶体硅太阳电池选择性发射极的实现方法,有利于形成完美的选择性发射极。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市场对高品质光伏产品的迫切要求,提升太阳电池效率,成为了太阳电池技术革新的首要任务。一种脱胎于常规电池技术的选择性发射极技术在已经受到业内的广泛重视,而且在部分技术领先的企业中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选择性发射极电池技术的核心是选择性发射极的制备。与常规发射极结构相比,选择性发射极具有电极区域重掺杂和有效受光区域轻掺杂的特点。藉此,一方面降低电极接触电阻,以提升填充因子;另一方面降低发射极区域复合和发射极饱和暗电流,从而提高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现如今,制备选择性发射极的方法有很多,如激光刻槽掩膜法,激光掺杂法,化学掩膜反腐蚀法,印刷纳米硅墨法,印刷磷浆法等等。但是,这些方法或是存在着高温处理时间过长而引起衬底质量衰退,高能量激光易诱导晶格损伤,化学腐蚀均匀性难以控制,磷源易挥发等技术问题;或是存在技术转让费用和辅料价格较高的成本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晶体硅选择性发射极的实现方法,有利于形成完美的选择性发射极,并且不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晶体硅选择性发射极的实现方法,包含:预沉积、去除需轻掺杂区域磷硅玻璃层和推进三个步骤,其中:
预沉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在POCl3、O2和N2混合气体的氛围中,使已清洗制绒的p型硅片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磷硅玻璃层和磷含量低的n+型层发射极;
去除需轻掺杂区域磷硅玻璃层:依据选择性发射极结构设计,通过化学腐蚀的方法,将完成预沉积的硅片中需轻掺杂区域的磷硅玻璃层去除;
推进: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将已去除需轻掺杂区域磷硅玻璃层的硅片置于N2单一气体或O2和N2混合气体的氛围中,去除磷硅玻璃层区域在没有磷源补充的情况下,进行磷原子再分布,实现轻掺杂;保留磷硅玻璃层区域以磷硅玻璃层为磷源,继续进行磷原子的扩散,实现重掺杂。
所述的预沉积步骤中,温度条件为780~820℃,持续时间为10~20min,通过调节携源气体POCl3-N2、反应气体O2的各自流量,使磷硅玻璃层的厚度为20~40nm,发射极的表面磷原子浓度为1×1021~5×1021/cm3,掺杂深度为150nm~250nm。
所述去除需轻掺杂区域磷硅玻璃层步骤中,化学腐蚀方案一是:按选择性发射极结构设计印刷或喷涂打印一层抗蚀剂于重掺杂区域表面上,然后将硅片置于腐蚀溶液中一段时间,通过腐蚀溶液将没有抗蚀剂保护的需轻掺杂区域磷硅玻璃层去除,再将抗蚀剂用有机溶液清洗剥离。所采用的抗蚀剂主要成分为高分子聚合物。所采用的有机溶液一般为乙醇等醇类溶剂。所采用的腐蚀溶液只与磷硅玻璃发生反应,而不与硅基体发生反应。
所述去除需轻掺杂区域磷硅玻璃层步骤中,化学腐蚀方案二是:按选择性发射极结构设计印刷或喷涂打印一层酸性腐蚀剂于轻掺杂区域硅片表面上,通过酸性腐蚀剂将需轻掺杂区域磷硅玻璃层去除,再将硅片置于低浓度碱性清洗溶液中一段时间,以便将腐蚀剂去除。所采用的酸性腐蚀剂的主要成分为磷酸或氟化氢铵。所采用的酸性腐蚀剂只与磷硅玻璃发生反应,而不与硅基体发生反应。
所述推进步骤中,温度条件为830~870℃,持续时间为10~30min,形成轻掺杂区域的表面磷原子浓度为5×1019~2×1020/cm3,掺杂深度为300nm~400nm;形成重掺杂区域的表面磷原子浓度为4×1020~6×1020/cm3,掺杂深度为500nm~700nm。
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的预沉积步骤中,O2与POCl3-N2的流量比例为2~3: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7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