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淋油式油条、油饼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9600.0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1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叶益霖;叶大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羽纺 |
主分类号: | A21B5/08 | 分类号: | A21B5/08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1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淋油式 油条 油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淋油式油条、油饼机,可用以油炸诸如油条、油饼、薯条等食品。
背景技术:
油炸食品,具有香脆可口的特色,广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油条,为我国传统的大众化食品之一,且历史非常悠久,它不仅价格低廉,老少皆宜。
传统的油条加工方法:
热锅倒入半锅以上的食用油,加热油温近200℃时,把做好的油条生坯抻长后,放入油锅中里炸,边炸边翻动,使坯条鼓起来,丰满膨胀酥脆,呈金黄色捞出即可。
在大多数小店、摊点,炸油条都是边炸边添加新的油,今天用剩,明天接着用,回用油比较普及。反复使用的食用油,由于长时间的高温,会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醛、低级脂肪酸、氧化物、环氧化物等,这些物质对人体酶系统有破坏作用,若蓄积人体内,对人体的危害可想而知。因此,在炸制油条时,要经常更换新油,最大限度的降低或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如大超市、大豆浆店等,油条较贵,其用油是用了一天,将油全部倒掉,另换油。但无论如何处理,其油酯处于高温时间还是过长,不利于人体的健康。为此,改良传统油炸方式,成为一种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利用少量热油喷淋至待炸食品表面,回油进行再加热循环使用,并不断补充消耗掉油料的淋油式油条、油饼机。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淋油式油条、油饼机,包括有底盘和控制电路,底盘上分布有油炸喷淋槽和成品陈列槽,其特征是油炸喷淋槽中设有向成品陈列槽一侧倾斜的底板,且在底板上方设有喷淋管,喷淋管上均匀分布有喷淋油嘴;成品陈列槽底部分布有由电机驱动的油泵、油料加热室和储油室;油泵的入油口接回油槽,回油槽与底板最低端连通,且经单向阀后连通储油室,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油料加热室,油料加热室分别与喷淋管连通;控制电路包括油料加热室的电热开关和温度传感器,设在回油槽上的液面传感器和单向阀开关电路。待炸或油煎的食品,放置在底板上,由喷淋下的高温热油烫熟,无需长时间加热大量油品。
所述在成品陈列槽一侧还设有一离心滤油室,该离心滤油室中设有由离心电机驱动离心桶;该离心滤油室底部设有的出油口连通回油槽。通过离心强迫滤油,较传统自然排油法,可降低食品含油量。
针对油条和油饼的形状,底板和喷油管结构,可依食品形状不同而设计,其具体有如下三种方案:
其一、所述底板为波浪式结构,具有复数道平行的波谷槽,波谷槽为浅槽结构,其槽宽不低于40mm;所述喷淋管处于波谷槽上方,且与波谷槽平行,喷淋管上的喷淋油嘴向下。
其二、底板由复数条平行的U形槽拼接而成;所述喷淋管固定在U形槽的两上沿处,且与U形槽平行,喷淋管上的喷淋油嘴斜向U形槽中上部。
其三、底板具有复数个几何形浅凹坑,其最短间距不低于50mm;浅凹坑上方设有对应的喷淋管,喷淋管上的喷淋油嘴向下;所述复数个浅凹坑间顺着底板的倾斜方向设回流槽。
所述喷油管一端直接固定在油料加热室上,且与油料加热室连通。
所述回油槽与底板最低端连通处设有过滤网,用以过滤油炸过程产生的碎渣。
本发明构思新颖,设计合理,彻底改良传统油炸,大锅热油重复使用缺陷,其有益效果如下:1、只用一点点食油在淋油循环,老油很快循环用光,不存在大量回用油;2、食油加热时间短,只有往下淋时才加热,不存在整天一直在锅中加热;3、没有反复使用、长时间高温加热油,食用油对人体的危害大大减少;4、小、碎炸渣及时过滤排出,以免的长时间油炸;5、减少浪费,只加热一点油而不是一锅;不用将回用油倒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油条油炸机俯视图
图2油条油炸机底板与喷油管关系示意图
图3油条油炸机电机油泵位置示意图
图4油条油炸机离心滤油室位置示意图
图5油条油炸机成品陈列槽与离心滤油室位置示意图
图6油条油炸机二俯视图
图7油条油炸机二底板与喷油管关系示意图
图8油饼油炸机俯视图
图9油饼油炸机离心滤油室与油炸喷淋槽位置示意图
其中
1-底盘 11-控制面板 2-油炸喷淋槽 3-成品陈列槽
4-离心滤油室 5-底板 51-波谷槽 52-U形槽
53-浅凹坑 54-回流槽 6-喷淋管 61-喷淋油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羽纺,未经叶羽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9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