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轿车防撞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9871.0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8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家全 |
主分类号: | B60R19/38 | 分类号: | B60R19/38;B60R21/01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王德鑑 |
地址: | 40001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轿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的防撞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轿车防撞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逐渐走进普通人的家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人们充分享受汽车带来的舒适便利的同时,车祸却如阴影一样挥之不去,始终伴随着人们,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经过对车祸现场的分析,发现因为两车追尾而造成的车祸居于车祸发生状况前列,其中车祸现场最为惨烈的便是轿车追尾大型车辆,轿车易塞入大型车辆尾部,因轿车上部没有保险装置,轿车上部损毁通常较为严重,轿车上的乘员存活率相当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现有技术中逐渐出现了有通过汽车速度计算最小安全距离用于防止碰撞事故发生的装置,即使用一测量本车与前车距离的激光雷达和用于探测汽车速度的速度传感器;当本车与前车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该装置通过声音或震动警告汽车驾驶员立马停车,从而避免车祸的发生;然而,即使驾驶员收到警告后还需要人为反应时间,而车祸发生都在一刹那间,驾驶员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作出制动反应是相当困难的,故此,该装置不能完全避免轿车追尾的发生;同时,这种装置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轿车上部无保险装置的问题,故此,该装置不能有效避免轿车塞入大型车辆尾部;总之,在现有的技术中,轿车追尾大型车辆不能完全避免,而且轿车上部通常没有设置任何保险装置,不能有效避免轿车塞入大型车辆尾部,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故现有技术还不足以弥补轿车追尾大型车辆的安全缺陷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轿车塞入大型车辆尾部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的轿车防撞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轿车防撞系统,包括车体和阻挡装置以及雷达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装置安装于车体前部车架上,所述雷达触发装置安装于车体前端车架上;所述阻挡装置包括固定于车架上的固定座、与固定座转轴联接的阻挡架、支撑阻挡架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固定于车体前轮后侧的车架上,其包括支撑阻挡架绕固定座转动的上支撑弹射单元和为支撑机构提供刚性支撑力的下支承弹射单元以及对弹射出去的支撑杆起卡制作用的制动器,所述上支撑弹射单元和下支承弹射单元固定联接,所述下支承弹射单元弹射出的支撑杆与地面保持不小于2cm间距,所述雷达触发装置包括雷达测距测速机构以及触发支撑机构弹射支撑杆的触发机构,所述雷达测距测速机构与所述触发机构信号联接。
所述支撑机构支撑阻挡架绕固定座转动角度为20度至55度之间。
所述支撑机构还设置有副支撑弹射单元。
所述上支撑弹射单元、下支撑弹射单元以及副支撑弹射单元均由弹射筒、弹簧以及支撑杆组成。
所述支撑机构为两组,分别设置于车体两边。
所述支撑机构与阻挡架之间的联接铰接。
所述上支撑弹射单元和下支承弹射单元均设置有支撑杆回收装置。
所述支撑杆回收装置包括电机、一端绕在电机上另一端连接于支撑尾端的拉线。
所述制动器由棘爪和棘齿条组成。
所述雷达测距测速机构在时速大于60km/h时与触发机构信号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轿车防撞系统能缓解车辆碰撞时造成的乘员伤害,特别是在轿车追尾大型车辆时,由于轿车车辆高度较低,轿车前保险杠不能起到保护作用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轿车防撞系统能充分弥补这一缺陷,通过支撑机构支撑阻挡架形成轿车高位防撞系统,有效避免轿车塞入大型车辆尾部,造成乘员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轿车防撞系统的轿车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轿车防撞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带有轿车防撞系统的轿车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家全,未经李家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9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