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不平整地面的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3911.0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3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畅建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畅建坤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B62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470000 河南省三门***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平整 地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不平整地面的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轻便人力手拉车的轮结构多数为普通的圆形轮子,安装圆形普通轮结构的小车虽然能够适应平坦或坡道的路况,但在特殊道路路况下,例如遇到台阶或楼梯,需要车子跳跃上、下时,便不能正常使用,需弃车由人来搬运车上的物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前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两种特殊轮结构,一种是履带式,另一种是辐轮式。履带式轮结构在上下楼梯时与楼梯的接触面很小,仅与楼梯的边缘相接触,因此,运行时不太稳定,且现有民用住宅楼梯的升角较大,一般为28°-34°,故其安全性能还不够理想。辐轮式轮结构主要由轴座、辐射支撑管及滚动轮等组成,辐射支撑管一般设置有多个,这种辐轮式轮结构解决了与楼梯接触面小的问题,在上下楼梯时,车轮与楼梯平面相接触,因此,其安全性能比履带式好,但实际使用效果还不够理想,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辐杆的长度不能调整。众所周知,现有楼梯的尺寸存在很大的差别,根据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的规定:楼梯踏步宽度不小于26cm,踏步高度不大于17.5cm。JGJ48-8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踏步宽度不小于30cm,踏步高度不大于15cm。所以,现有住宅及公共场所楼梯的踏步宽度为26-30cm,踏步高度为15-17.5cm。当楼梯的踏步高度在15-17.5cm的范围内变化时,若辐杆的长度不变,则负载重力有可能位于两辐杆支承点之间,也有可能位于两辐杆支承点的外面,即位于下层楼梯着地车轮的外侧,还有可能与两辐杆中下面的辐杆相重合。当负载重力在位于两辐杆支承点之间时,适合于作上楼梯运动,但不适合于作下楼梯运动,当负载重力位于两辐杆支承点的外面时,适合于作下楼梯运动,但不适合于作上楼梯运动,因此,现有的辐轮式轮结构由于不能适应不同高度的楼梯,在上下楼梯的过程中,既不便于操作,也不省力;也正是因为辐杆的长度不能调整,现有的辐轮式轮结构即使在踏步高度相同的楼梯之间行进时,其重心会因为上下移动而造成较大的颠簸,从而使小车不能稳定行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可安装于各类轻便人力手拉车上的轮结构,该轮结构不仅能走平路,尤其能轻松应对台阶或楼梯等不平整地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不平整地面的轮结构,包括:轮盘1、三层连体齿轮21-212、齿条31-36及接地脚41-412,其特征在于:轮盘1包括内轮盘5、第一外轮盘6、第二外轮盘7,其中,内轮盘5的盘面上均匀设置12个螺纹孔;
将内轮盘5的盘面分为A面和B面,其中,A面上每间隔一个螺纹孔螺接一个螺丝齿轮轴81、82、83、84、85、86,每个螺丝齿轮轴81、82、83、84、85、86上安装一个三层连体齿轮21、22、23、24、25、26;将齿条31、32、33与三层连体齿轮21、22、23、24、25、26相啮合,其中,第一根齿条31与内轮盘5上的三层连体齿轮21、26、23、24的内齿相啮合,第二根齿条32与内轮盘5上的三层连体齿轮21、22、24、25的中齿相啮合,第三根齿条33与内轮盘5上的三层连体齿轮22、23、25、26的外齿相啮合;每个齿条31、32、3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接地脚41、44、42、45、43、46;第一外轮盘6上的相应位置设置6个通孔, A面上的6个螺丝齿轮轴81、82、83、84、85、86插入相应的通孔中,在第一外轮盘6的外表面用螺母91、92、93、94、95、96固定;
B面上每间隔一个螺纹孔螺接一个螺丝齿轮轴87、88、89、810、811、812,每个螺丝齿轮轴87、88、89、810、811、812上安装一个三层连体齿轮27、28、29、210、211、212;将齿条34、35、36与三层连体齿轮27、28、29、210、211、212相啮合,其中,第四根齿条34与内轮盘5上的三层连体齿轮27、28、210、211的内齿相啮合,第五根齿条35与内轮盘5上的三层连体齿轮28、29、211、212的中齿相啮合,第六根齿条36与内轮盘5上的三层连体齿轮29、210、27、212的外齿相啮合;每个齿条34、35、36的两端均连接有接地脚47、48、49、410、411、412;第二外轮盘7上的相应位置设置6个通孔,B面上的6个螺丝齿轮轴87、88、89、810、811、812插入相应的通孔中,在第二外轮盘7的外表面用螺母97、98、99、910、911、912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畅建坤,未经畅建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39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气放散消声器
- 下一篇:海洋水下监测仪器超声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