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制动盘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3428.2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7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金润哲;李在永;金成进;韩在玟;洪圣钟;金基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南阳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65/12 | 分类号: | F16D6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制动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制动盘,包括:
帽形件,其包括围绕所述帽形件的外周表面径向延伸的多个凹部;
制动带,其包括沿所述制动带的外周表面的摩擦面,和在对应于所述凹部的位置,沿所述摩擦面的内周形成的安装孔;
浮动衬套,其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上的一端部,和安装在所述凹部,从而径向移动至所述凹部的另一端部;以及
张紧器,其包括通过固定构件被固定至所述浮动衬套的中间部,其中在轴向张力作用下,所述张紧器的两端部被支承至所述帽形件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凹部中的导板,其中在所述导板中安装有所述浮动衬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盘,其中所述导板包括:
安装部,其被安装在所述凹部中;
所述安装部的第一盖部;以及
第二盖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盖部自所述安装部的两端部延伸,并且在所述安装部的两端部弯曲,从而覆盖所述帽形件和所述凹部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盘,其中所述张紧器的两端部在张力作用下由所述导板的一个弯曲侧支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盘,其中在所述凹部的两内侧上分开安装多个导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盘,还包括:
引导固定构件,其在所述安装部的两侧,朝向所述浮动衬套弯曲;以及
张紧器固定构件,其在所述张紧器的中间部的两侧,朝向所述浮动衬套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盘,其中所述帽形件由轻质导热材料形成,并且所述导板由铁金属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其中所述张紧器还包括:
被支承部,其由所述浮动衬套的另一端部支承;
多个弯曲部,其在张力作用下自所述被支承部的两端部弯曲并延伸;以及
张力施压部,其自所述弯曲部延伸,并且在张力作用下以端部对所述帽形件的一侧施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其中维持预定的间隙,从而在具有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定位支承所述张紧器的中间部的第一支承面和支承所述张紧器的两端部的第二支承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其中所述引导固定构件通过所述浮动衬套的轴心被螺纹紧固,从而通过螺纹紧固来紧固所述浮动衬套和所述张紧器。
11.一种用于车辆的制动盘的帽形件,其包括:
凹部,其围绕所述帽形件的外周表面径向延伸,并且被配置为与沿制动带的外周表面的所述制动带的摩擦面接触并且与在对应于所述凹部的位置沿所述摩擦面的内周形成的安装孔接触;
其中浮动衬套被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上,另一端部被安装在所述凹部内,从而径向移动至所述凹部,并且包括中间部的张紧器通过固定构件被固定至所述浮动衬套,其中在轴向张力作用下所述张紧器的两端部被支承至所述帽形件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南阳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南阳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34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丝机润滑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液压控制鼓式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