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8399.0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金王应用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C5/00 | 分类号: | C11C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宋莲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0 大豆 蜡烛 制作 工艺 | ||
发明提供了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粘上灯芯的胎模提前预热到40~50℃备用;B、将熔点为42℃和52℃的两种大豆蜡按重量份比为40~60∶60~40的比例混合,加热完全熔化后,加入结晶改性剂,充分混合后在70~75℃下浇铸到胎模中;C、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冷却成型;D、将环境温度控制在30~35℃下陈化48小时,使蜡液缓慢冷却,形成稳定的结晶形态。该工艺实现了大豆蜡完全取代石蜡,达到100%的添加,通过添加结晶改性剂,促使大豆蜡不同组分的结晶同步化,从而抑制了香精等小组分的迁移,制得收缩小的不脱壁杯灌蜡,该制品结构致密,晶型单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蜡烛制作工艺,特别涉及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蜡烛的制造原料主要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石蜡,石蜡在点燃时不仅造成污染,还会危害人体健康。而大豆蜡是纯天然产品,与石蜡相比不含石油及其它有害化学成分,完全无毒,同时还有其独特的天然香味,因此越来越受到蜡烛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天然大豆蜡结构比较复杂,容易出现高温出油以及冷却过程中存在不同步现象和常见的同质多晶现象,该现象导致香精和蜡体分离析出以及蜡体不同组分分离造成的重结晶,易使产品出现结晶不均匀、表面出花的问题,因此在蜡烛中所占的比例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使用部分氢化的大豆蜡,通过添加结晶改性剂,实现大豆蜡的100%添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粘上灯芯的胎模提前预热到40~50℃备用;
B、将熔点为42℃和52℃的两种大豆蜡按重量份比为40~60∶60~40的比例混合,加热完全熔化后,加入结晶改性剂,充分混合后在70~75℃下浇铸到胎模中;
C、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冷却成型;
D、将环境温度控制在30~35℃下陈化48小时,使蜡液缓慢冷却,形成稳定的结晶形态。
优化的,所述熔点为42℃和52℃的两种大豆蜡为氢化大豆蜡。
优化的,上述步骤A和B所述胎模的材质为透明玻璃。
优化的,上述步骤B所述的结晶改性剂为肉豆蔻酸异丙酯和(或)月桂酸甲酯。
优化的,肉豆蔻酸异丙酯或月桂酸甲酯单独作为结晶改性剂时,所添加的结晶改性剂重量为大豆蜡总重量的2%。
优化的,肉豆蔻酸异丙酯和月桂酸甲酯混合作为结晶改性剂时,所添加的结晶改性剂重量为大豆蜡总重量的1.5%。
优化的,肉豆蔻酸异丙酯和月桂酸甲酯混合作为结晶改性剂时,二者以重量比为1:1比例混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艺实现了大豆蜡完全取代石蜡,达到100%的添加,通过添加结晶改性剂,促使大豆蜡不同组分的结晶同步化,从而抑制了香精等小组分的迁移,并制得收缩小的不脱壁杯灌蜡,该制品结构致密,晶型单一;同时本发明工艺还解决了蜡烛表面出花,高温出油和低温开裂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粘上灯芯的透明玻璃胎模提前预热到40~50℃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金王应用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金王应用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8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肴肉的煮制锅
- 下一篇:可调式安全蚊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