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前减震器的强度增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58861.2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2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金钟秀;金度亨;郑在祐;吴柱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张小文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减震器 强度 增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减震器的强度增强装置,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减震器的强度增强装置,其整体地连接至前减震器的顶端部,以提供对于传递至前减震器的载荷足够的支承力。
背景技术
通常,在形成发动机舱与前挡风玻璃之间的边界的部分中设置前围上盖板(cowl top panel)和前围下内板(cowl inner lower panel),所述边界也是发动机舱与驾驶者座位之间的边界。前围下内板具有室结构,所述室结构具有凹槽横截面,使得其用作用于安装雨刷组件的空间,也用作用于排雨水并安装空调系统的空气入口的空间。
如图6所示,当接触挡风玻璃的底端的前围上盖板10设置于顶部部分上时,前围下内板12设置于前围上盖板10之下,减震器支承板14设置于前围下内板12的两个侧端部的正前部,前减震器16的顶端与所述减震器支承板14接合。
在车辆行驶中,前减震器受到上下施加的载荷、在转向中向右和向左施加的载荷,以及在起动和停止中向前和向后施加的载荷的影响,这种载荷传递至与所述减震器连接的车身,并因此敏感地影响行驶中乘客感受的舒适度、行驶中的居中感(on-center feel),和操作性能。
因此,可根据减震器支承板与其周边车身面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确定舒适度和操作性能,前减震器的顶端与所述减震器支承板接合。
为此,常规而言,如图6所示,左右减震器支承板14经由前围下内板12和增强前围下内板18(简称“增强板”)整体地连接。
即,左右减震器支承板14的后端部与前围下内板12的两个侧端部的前端凸缘12a焊接,左右减震器支承板14的内端部与增强板18的两个侧端部的凸缘18a焊接,使得左右减震器支承板14经由前围下内板12和增强板18整体地连接。
更特别地,增强板18紧密接触前围下内板12的表面,增强板18的两个侧端被加工为凸缘18a,使得增强板18的凸缘18a以紧密接触的方式简单地焊接至减震器支承板14的顶端边缘部分,因此左右减震器支承板14通过增强板18整体地连接。
这样,由于左右减震器支承板14通过增强板18整体地连接和支承,减震器支承板14可得以牢固保持,而不会被在减震器的各个方向上施加的载荷所变形。
然而,由于前围下内板和增强板仅通过与前减震器接合的减震器支承板的凸缘连接,这种结构对扭力载荷是无效的。另外,在减震器支承板的前部中无分开的连接构件,使得所述结构不利于弯曲现象,所述弯曲现象由于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向前和向后载荷以及左右载荷而发生。
换言之,由于仅有前围下内板的凸缘和增强板的凸缘通过焊接而联接至减震器支承板(所述减震器支承板以紧密接触的方式与所述前减震器的顶端接合),因此无法为在行驶过程中来自两个车轮的上下载荷、在转向中的左右载荷、在起动和停止中的向前和向后载荷等提供充足的支撑力。
这样,由于所述减震器支承板直接受到施加至减震器的各种载荷的影响,因此其中左右减震器支承板仅通过前围下内板的凸缘和增强板的凸缘彼此连接的结构具有较弱的强度,使得传递至减震器支承板的载荷无法容易地被分布。作为结果,减震器支承板变形,驾驶者的舒适度和中心感较差,从而降低了操作稳定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因此,已进行本发明来解决前述问题,并为车辆的前减震器提供强度增强装置,其中设置一起形成方框状横截面结构的前围下内板和增强板,使得两个侧端部整体地连接至减震器支承板,且支承板在所述前围下内板的两个侧端的前端部中整体地形成,使得所述支承板以覆盖所述减震器支承板的前部的方式整体地连接至所述减震器支承板的前部,由此容易地分布从与所述前减震器接合的减震器支承板在各个方向上传递的载荷,并为所述减震器支承板提供足够的支承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减震器的强度增强装置,其中增强板在前围下内板上成层以一起形成方框状横截面结构,且形成所述前围下内板和所述增强板的方框状横截面结构的两个侧端部整体地连接至减震器支承板的内侧。
所述增强板可设置为具有形横截面,所述前围下内板的前端部可设置为具有形横截面,从而当所述增强板和所述前围下内板在彼此之上成层时,所述增强板和所述前围下内板形成方框状横截面结构。
支承板在所述前围下内板的两个侧端的前部中整体地形成,所述支承板沿着所述减震器支承板的前端部的圆周表面以紧密接触的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8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埋设土压力盒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辅助充电型大气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