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LED支架及封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8140.1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2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卢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灏天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H01L33/62;H01L33/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led 支架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LED支架,特指一种大功率LED支架,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支架的大功率LED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白光发光二极管(Lighting Emitting Diode)具有效率高,寿命长,可靠性高,环保节能,应用灵活等诸多优点,被普遍认可为第四代的照明光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在市面上的LED光源主要有仿流明型、贴片式、集成大功率型以及LAMP型四种,其中LAMP型为插脚式的灯珠,由于其散热主要依靠引脚,因此只能做小功率的灯珠,主要应用在装饰灯、小功率便携式灯具以及简易显示屏等产品上。贴片式LED受制于支架较小的散热面积,只能做小功率的封装,如市面上主流的3528或者5050等,最大只能做到0.5W,如要制作大功率的灯具只能采取后期灯珠模组化阵列的方式,效率很低。目前制作大功率的光源主要以仿流明型以及集成大功率型为主,其中仿流明型主要用来制作1W及1W以上的大功率灯珠,仿流明型灯珠占据了大功率LED照明的大部分市场。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200、固定在基座200内的芯片、封盖芯片的透镜500以及从基座200两侧伸出的导电脚200a、200b,但其受制于导电脚200a、200b外漏的结构无法而实现自动化生产,在后段的分光工序中由于导电脚2a、2b外漏无法通过自动振盘,只能依靠人工手动装入料管,再安装至分光机上分光,分光后再次装入料管,然后再将料管中的LED放到编带机中进行编带,整个过程都需要依靠手动来完成,并且其制作透镜的工艺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工时,因此仿流明型的LED制作工艺繁琐、无法全面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低、价格高,以上这些缺点都是制约其推广的技术难题。集成大功率型LED由于缺失行业标准,不能进行标准化生产,需要根据现有应用厂商的需求来定制,且通用性不强,体积大,结构复杂,工艺繁琐,生产效率低,也不能进行自动化生产加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大功率LED制造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首先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大功率LED灯珠自动化封装的隐脚式LED封装支架。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大功率LED支架,包括导电脚以及包裹所述导电脚的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形成一凹腔,所述凹腔底部固设一热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脚穿过基座的底面,所述导电脚的底面与所述基座的底面以及热沉的底面平齐,所述热沉的高度为0.2mm~0.4mm,所述基座为红色基座。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隐脚式”的结构,所谓的“隐脚式”指的是将导电脚隐藏于基座的框架内,本发明提供的大功率LED封装支架成功地将现有技术中仿流明灯珠两侧延伸的导电脚隐藏在基座的框架内,使导电脚外漏的折边隐藏于基座的底部,使其可以顺利的通过振盘进行后续的自动化生产,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巧妙,解决了本领域长期以来所面临的大功率LED无法实现全面自动化生产的技术难题,彻底颠覆了传统大功率LED的半自动封装模式,推动了整个产业的自动化封装进程,是大功率LED封装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性突破。采用本发明的隐脚式大功率LED封装支架的封装技术可以提升300%的产能,使LED的成本缩减为现有售价的三分之一,从源头上解决了LED高昂的价格问题,有助于推动整个LED产业的自动化升级,并促使LED照明全面普及。本发明的热沉高度在0.2~0.4mm(传统仿流明灯珠的热沉高度3mm)之间,大幅缩减了热传递的路径,可以使热量以最快的速率向外传递,减少了热量在灯体内滞留的时间,减少了光衰,延长了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灏天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灏天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8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芯粒的固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