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僵菌发酵生产脂肪酶的培养基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3900.1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4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邱君志;林瑞珠;苏礼超;涂洁;宋飞飞;邱云锋;李小霞;郭庆丰;何肖云;毛丽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20 | 分类号: | C12N9/2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僵菌 发酵 生产 脂肪酶 培养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工艺。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发酵生产脂肪酶的培养基及方法。
背景技术
脂肪酶(Lipase,E.C.3.1.1.3,甘油三酯水解酶),可在油水界面催化甘油三酯形成甘油二酯、甘油单酯或甘油及游离脂肪酸脂肪酶是一类分解和合成脂肪的酶。脂肪酶不仅可以催化酯水解反应还可以催化酯合成反应和转酯反应。微生物脂肪酶比动物脂肪酶酶解作用的pH和温度范围更宽,便于工业化生产获得高纯度酶制剂I21。脂酶在微生物界分布很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65个属的微生物能够产生脂肪酶 。随着对微生物脂肪酶研究的深入,已发现多种具有不同的酶学性质和底物特异性的微生物脂肪酶,其在水解、酯化、转酯及酯类手性合成等反应中都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就微生物脂肪酶而言,由于脂肪酶的结构及性质的多样性、酶的来源不足等问题,脂肪酶的研究进展及工业应用与蛋白酶、淀粉酶相比要慢得多,窄得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僵菌发酵生产脂肪酶的培养基及方法,该培养基发酵生产的脂肪酶活力高,发酵方法的条件温和,易于控制,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绿僵菌发酵生产脂肪酶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原料含有橄榄油50.0 g/L,K2 HPO4 1.0 g/L,CaCl2 0.1 g/L,NaCl 0.5 g/L,Mg2SO4·7H2O 0.1 g/L,(NH4)2SO4 1.0 g/L,葡萄糖10.0 g/L。
其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绿僵菌发酵产脂肪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将绿僵菌接种种子培养基,制得发酵种子液;
(b)将步骤(a)中制得的发酵种子液按接种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基,100mL的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接种量10%,于25℃,转速150 r/min下培养。
所述种子培养基的原料含有:按培养基重量计,马铃薯20%,蔗糖2%,。
本发明采用的绿僵菌为绿僵菌 MaYTTR-04(何学友等,金龟子绿僵菌MaYTTR-04菌株对松墨天牛成虫的致病力,昆虫学报, 2008年1月)。
采用本发明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周期72h,发酵产生结果绿僵菌MaYTTR-04产脂肪酶为30U/mL以上。
本发明的发酵方法有发酵周期短;条件温和,易于控制;提供的用于绿僵菌发酵生产脂肪酶的培养基,具有脂肪酶活力高(30U/mL)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对硝基苯酚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下列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单因素实验确定培养基最优成分
(1)种子培养基配制:马铃薯200.0 g/L,蔗糖20.0 g/L,其余为水,分装于250mL的三角瓶,每个三角瓶含100mL。0.1MPa,灭菌20min。使用前可加入抗生素对培养基杀菌预处理。
(2)发酵种子的制作:将绿僵菌MaYTTR-04接种于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于25℃下培养7d,待其产孢子,即活化;将活化后的菌株用接种针将孢子粉接种至种子培养基,25℃,转速150 r/min下培养48h,即为发酵液。
(3)酶液的制备:取步骤(2)下的发酵液在4℃下, 5000 r/min离心,5min,得上清液即为粗酶液待用。按酶活性测定在波长410nm处的吸光值。换算成酶活单位U/mL。
(4)脂肪酶酶活测定:在pH 8.0、50 ℃条件下,每min水解p-NPP释放1 μmol对硝基苯酚(p-nitrophenol)所需的酶量为1个脂肪酶活力单位(U)。
方法:溶液A:150 mg p-NPP溶于50 mL异丙醇;溶液B:500 mL pH 8.0的Tris-HCl缓冲液中加入2.22 g Triton X-100和0.56 g阿拉伯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流器零件的分组方法和涡流器组件的配组方法
- 下一篇:鸽舍自动饲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