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炒青类绿茶的精制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8595.0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0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霍山县圣茗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727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炒青 绿茶 精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炒青类绿茶的初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炒青绿茶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按外形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三类。长炒青形似眉毛,又称为眉茶。圆炒青外形如颗粒,又称为珠茶。扁炒青又称为扁形茶。长炒青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浓郁,汤色、叶底黄亮。圆炒青有外形圆紧如珠、香高味浓、耐泡等品质特点。扁炒青成品扁平光滑、香鲜味醇,如西湖龙井。
炒青类绿茶的精制是把毛茶加工成一定规格的商品茶,经过精制的茶叶成为精茶或成品茶。目前炒青类绿茶精制工艺中存在一些不合理性,导致产品质量难以掌握,成品茶色泽不够绿翠,香气、花色混杂,味觉和口感较差,产品造形不够秀美,无法满足人们对炒青类绿茶的更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炒青类绿茶精制加工工艺的改进,该工艺能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所加工的成品茶具有色香味形俱佳,质量较高的特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炒青类绿茶的精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筛切取料、风选、拣梗、干燥、车色、风选和色选、拼配成品七个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筛切取料
先将粗制毛茶放在园筛机筛面上作回旋运动,分离茶叶的长短或大小,分出头子茶,割出茶末、茶灰,反复园筛2-3次,使茶叶长短、大小达到匀齐,再用抖筛机分别茶叶粗细、套出粗头,抽去较细的筋梗,反复抖筛2-3次;
所述的粗制毛茶采用的杀青工艺为:先将上述摊凉好的鲜茶叶放入臭氧水中浸泡30-40分钟,再将茶叶从臭氧水中取出,先将采摘的鲜叶放入臭氧水中浸泡30-40 min,再将鲜叶从臭氧水中取出,进行低温真空干燥,温度控制在25-30℃,至茶叶含水率达到35-40%;放入锅内进行锅炒杀青,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色由鲜绿变暗绿,叶质变柔软,青臭气消失,清香透露,即为杀青适度;
(2)风选
毛茶经筛切整形后进行风选处理,利用风扇的风力来分离毛茶的轻重,并按轻重不同对茶叶进行分级,同时扇去黄片毛衣等轻飘茶叶和夹杂物,风扇2-3次;
(3)拣梗
风选后,采用以机器拣梗为主,人工拣梗为辅的办法拣剔混入毛茶中的次质茶和非茶灰夹杂质,如茶梗、茶筋、茶子等;
(4)干燥
采用微波真空干燥机对拣梗好的毛茶进行真空、低温、微波干燥,微波频率为2.45GHz±25MHz,温度为60-70℃,时间为20-30 min,使含水量达到3-5%;
(5)车色
趁热将干燥好的茶叶投入车色机内车色1-2h,使茶叶条索紧结,色泽绿润起霜,滚筒转速为30-40r/min,温度控制在80-90℃;
(6)风选和色选
车色后,再次利用风选机扇去轻质茶和其他杂质,然后用茶叶色选机精确剔除其中的茶梗、黄片等;
(7)拼配成品
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规格要求,选取一定比例和数量的筛号茶进行拼配,使各种不同品质的筛号茶取长补短,相互调节,整批产品均匀一致,包装,均堆装箱即可。
所述的筛切取料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粗大头子茶,外型不符合成品茶的规格,通过切轧,把大的切小,长的切短,勾曲的切成短条,切过再筛,筛出来的头子又切,反复筛切直至复合规格为止。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运用微波干燥茶叶对茶叶有效成分的保留比传统工艺更有利,还可以有效改善绿茶的粗老气和苦涩味等不良气味,成品茶色泽翠绿,干燥均匀,香气损失少,产品质量明显优于传统干燥的茶叶。本发明生产出来的成品茶外形紧结,色泽翠绿亮润,品相美观,清香持久,冲泡出来的茶水色、香、味俱佳,汤色金黄明净,香味醇厚持久,口感独特有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加工工艺
炒青类绿茶的精制加工工艺,包括筛切取料、风选、拣梗、干燥、车色、风选和色选、拼配成品七个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筛切取料
先将粗制毛茶放在园筛机筛面上作回旋运动,分离茶叶的长短或大小,分出头子茶,割出茶末、茶灰,反复园筛3次,使茶叶长短、大小达到匀齐,再用抖筛机分别茶叶粗细、套出粗头,抽去较细的筋梗,反复抖筛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霍山县圣茗茶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霍山县圣茗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龙眼果粉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现场总线设备监控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