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吸气剂的MEMS薄膜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3877.0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5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秦毅恒;欧文;张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B81B7/00 | 分类号: | B81B7/00;B81C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吸气 mems 薄膜 封装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集成吸气剂的MEMS薄膜封装结构,包括薄膜封帽及位于所述薄膜封帽下方的承载衬底(1);其特征是:所述薄膜封帽与承载衬底(1)间设有用于容纳MEMS结构(2)的腔体(9),所述腔体(9)中收纳有MEMS结构(2),所述MEMS结构(2)与薄膜封帽或承载衬底(1)相连;所述薄膜封帽包括位于内侧的吸气剂层(5)及位于外侧的最终密封层,薄膜封帽通过薄膜封帽中的吸气剂层(5)及最终密封层与承载衬底(1)相连,并通过吸气剂层(5)与承载衬底(1)间形成腔体(9)内壁;最终密封层位于吸气剂层(5)外侧,并将MEMS结构(2)密封于腔体(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吸气剂的MEMS薄膜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吸气剂层(5)与最终密封层间设有一层或多层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与吸气剂层(5)的形状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吸气剂的MEMS薄膜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吸气剂层(5)与腔体(9)相接触的表面呈粗糙或多孔的表面,吸气剂层(5)与腔体(9)相接触的表面粗糙度的均方根值为5nm~10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吸气剂的MEMS薄膜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承载衬底(1)的材料为硅基材料、陶瓷材料或高分子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吸气剂的MEMS薄膜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薄膜封帽为通用封帽(11)或光探测器封帽(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吸气剂的MEMS薄膜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吸气剂层(5)上设有若干吸气剂层通孔(6),所述吸气剂层通孔(6)与腔体(9)相连通。
7.一种集成吸气剂的MEMS薄膜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MEMS薄膜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承载有MEMS结构(2)的承载衬底(1),在所述承载衬底(1)上沉积完全覆盖MEMS结构(2)及对应的承载衬底(1)表面的第一保护层(3);
(b)、选择性地掩蔽和腐蚀第一保护层(3),以在承载衬底(1)上得到用于覆盖MEMS结构(2)的第二保护层(4);
(c)、在承载衬底(1)及第二保护层(4)上制备吸气剂层(5),所述吸气剂层(5)与承载衬底(1)相接触,并覆盖在第二保护层(4)的表面,以形成薄膜封帽的内层结构;吸气剂层(5)上设有贯通吸气剂层(5)的吸气剂层通孔(6),以通过吸气剂层通孔(6)暴露对应位置的第二保护层(4);
(d)、利用吸气剂层(5)上的吸气剂层通孔(6),腐蚀去除覆盖MEMS结构(2)的第二保护层(4),释放MEMS结构(2)且将吸气剂层(5)激活;
(e)、在上述吸气剂层(5)上沉积最终密封层,所述最终密封层覆盖于吸气剂层(5)上,并填充在吸气剂层通孔(6)内,以在承载衬底(1)上形成所需的薄膜封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集成吸气剂的MEMS薄膜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b)中,在得到第二保护层(4)后,对第二保护层(4)的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集成吸气剂的MEMS薄膜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在吸气剂层(5)上通过吸气剂层通孔(6)暴露相对的第二保护层(4)后,在吸气剂层(5)上设置一层或多层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上设有中间层通孔,所述中间层通孔与吸气剂层通孔(6)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集成吸气剂的MEMS薄膜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d)中,利用加热的方法将吸气剂层(5)激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未经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38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立体内侧孔引流管
- 下一篇:防误撕可撕裂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