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1958.9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8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松;张彤;丁文平;袁秀荣;李佳蔚;王国瑾;韩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38 | 分类号: | G09B2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潘诗孟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用植物 仿真 标本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623805A于2005年06月08日公开了一种植物蜡叶标本的的制作方法,包括标本的采集处理、压制整理、固定,其中还包括有标本采集时的拍照和标本的覆膜:采集处理后的标本经压制整理、固定在台纸上后,在台纸的某一角处设置含有原植物的彩色照片,把台纸上的标本和彩色照片一起用透明塑料进行压膜或者用透明塑料袋真空封口包装。
中国专利CN101401567A于2009年04月08日公开了一种荒漠植物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材采集→修剪清洁→固定液浸制→保存液浸制→入瓶密封贴标签的步骤;其保色固定液与保存液的浸制步骤,针对绿色和红色两大花的色系,依据植物器官部位所含色素的成分不同的特点。对化学药性的不断调试,通过固定液与保存液的呈色系列筛选,合理控制了酸碱平衡度,使植株内色素分子的结构变得稳定;经保色处理的标本能清晰地显示植物体的形态构造,制成的植物浸制标本色泽鲜艳,立体感强,形态逼真,可完好的展示植物的花果叶细微的形态差异,丰富了标本分类学及保藏方法的研究。
药用植物标本是《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生药学》等相关学科,不可或缺的重要参照实物档案,是教学、科研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植物学标本主要为蜡叶标本(如中国专利CN1623805A)、浸渍标本(如中国专利CN101401567A)为主,其不足为:
(1)蜡叶标本在压制过程中植物的根、茎、花和果实等器官均在一定程度上被压制变形,且色彩失真,虽有文字及图片辅助说明,仍不能立体、直观、细致的表现药用植物形态特征。
(2)浸渍标本在制作过程中应用大量化学试剂,标本中部分器官颜色失真,透过标本瓶观察到的形态与实际形态存在差异等问题。
为弥补蜡叶标本与浸渍标本的不足,很多高等中医药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植物园,原植物虽然能够直观展示植物各器官的形态特征,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植物对自身生长条件的需求,植物园中很难囊括其它生境下的植物;且植物的生长又与季节息息相关,所以导致教学与科研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2)在药用植物园中,根或根茎类药材需经采挖、处理后才能观察到药用器官,对植物园具有较大破坏性,且经采挖、处理后的药材只能一次性使用,存在着资源的浪费。
粘土(如:树脂土、超轻土等)在观赏花卉、动漫人物、仿真食品、工艺装饰品等领域发展较为成熟,尤其是树脂土,因其可塑性强、延展性好、与丙烯颜料能较好融合,有成品仿真度高、便于携带、易于保存等特点,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树脂土在以上领域内的制作工艺以观赏性为主,与药用植物标本高仿真、多角度、植物形态真实完整的要求相去甚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通过本发明方法制作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使其适合于《植物学》、《药用植物学》的实验教学及标本室的陈列展示;使用者不需进行采集、解剖等相关处理,即可在标本室中观察到该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不同器官的形态学特征,弥补了药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植物来源受地域与季节的限制的不足;另外,通过本发明方法制作的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中不同器官是可拆卸、组装的,使用者可近距离地对不同药用植物的相同器官进行对比(如:根的类型、叶的类型、花冠类型、花序类型等),从而快速掌握药用植物的鉴别要点。通过本发明方法制作的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对于药用器官的展示,为《中药鉴定学》中中药材鉴定提供了依据,扩大了其使用范围并提高了使用效率。此外,通过本发明方法制作的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同时具有易存贮、易携带、易展示等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将粘土材料引入药用植物仿真标本的制作中来,结合《植物学》、《药用植物学》的专业特点,制作出药用植物学高仿真标本。包括药用植物的解析、基本模具的制作、药用植物各器官仿真标本的制作及药用植物器官间的组合。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药用植物的解析、基本模具的制作、药用植物各器官仿真标本的制作及各器官间的组合,其中:
(一)药用植物的解析
(1)鉴定:通过形态观察、核对文献、核对标本和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确定所需药用植物;
(2)取经鉴定后的药用植物,分别对其器官进行解析,得出该药用植物的根的形态和类型、茎的形态和类型、叶及叶序的形态和类型、花及花序的形态及类型,以及果实种子的形态与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19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蜜蓝莓露
- 下一篇:一种咸鸭蛋的腌制剂及腌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