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莓果酒渣提取花青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1110.0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3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向准;罗心毅;贺红早;王莹;孙超;任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311/62 | 分类号: | C07D311/62;A23L1/2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莓 果酒 提取 花青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青素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蓝莓果酒渣提取花青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Blueberry)学名越桔,属于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功能,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国誉为“ 黄金浆果 ” 、“神奇果”。研究表明:蓝莓除营养丰富以外,还有改善大脑记忆力,减少人体胆固醇积累,防止心脏病和尿路感染,增强胶原质,调节血糖,改善夜视和治疗腹泻等功效。
蓝莓所含花青素是目前所有植物花青素中功能最优良,应用范围最广,副作用最低,也是价格最昂贵的品种,蓝莓花青素价格是葡萄籽花青素的5~6倍。
传统蓝莓花青素提取工艺复杂,周期长,生长成本高,生产工艺采用常规热杀菌, 易褐变,严重影响成品口感与香气;由于生产过程中蓝莓特色天然香色的流失,造成了花青素独特香气的缺失与不和谐,产品特色风味不突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花青素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蓝莓花青素生产过程中生产周期长,成本较高,提取率低,蓝莓特色天然香气的流失与不和谐,产品特色风味不突出
等缺陷,提供一种蓝莓果酒渣提取花青素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蓝莓果酒渣提取花青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的干燥与粉碎
将蓝莓果酒渣于45~50℃下干燥72h,然后将其粉碎至200目。为了确保蓝莓花青素化学性质的稳定,将蓝莓果酒渣于45~50℃下干燥72h。
(2)乙酸-柠檬酸浸提
采用75%乙醇:柠檬酸99:1的溶剂系统对蓝莓果酒渣粉末进行花青素浸提。蓝莓花青素易溶于水和酸性,碱性条件下溶解度降低,因此采用75%乙醇:柠檬酸99:1的溶剂系统对蓝莓果酒渣粉末进行花青素浸提。
(3)大孔吸附树脂吸附
采用DHA大孔吸附树脂对浸提液进行吸附。
(4)柱层析
将经过大孔吸附树脂的流出液进行浓缩,经过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展开剂系统二氯甲烷:乙醇1:1.5洗脱。
(5)浓缩干燥
45~50℃下对洗脱液进行真空浓缩干燥,即可得蓝莓花青素粉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以蓝莓果酒和蓝莓果醋的残渣为原料,采用乙酸-柠檬酸浸提、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柱层析等技术,可使花青素提取率达29%以上(传统技术仅为20%左右)。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缩短了生产周期(7d)。本发明的制备工艺中将蓝莓果酒渣于45~50℃下干燥,确保了蓝莓花青素化学性质的稳定。本发明用蓝莓果酒渣提取花青素的方法克服了传统生产中蓝莓特色天然香气的流失与不和谐,产品特色风味不突出等缺陷,利用蓝莓残渣提取花青素,从而可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而且可增加其经济价值,延长蓝莓产业链,同时也可解决蓝莓果渣的处理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原料的干燥与粉碎
将蓝莓果酒渣于45~50℃下干燥72h,然后将其粉碎至200目。
(2)乙酸-柠檬酸浸提
采用75%乙醇:柠檬酸99:1的溶剂系统对蓝莓果酒渣粉末进行花青素浸提。
(3)大孔吸附树脂吸附
采用DHA大孔吸附树脂对浸提液进行吸附。
(4)柱层析
将经过大孔吸附树脂的流出液进行浓缩,经过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展开剂系统二氯甲烷:乙醇1:1.5洗脱。
(5)浓缩干燥
45~50℃下对洗脱液进行真空浓缩干燥,即可得蓝莓花青素粉末。
本方法可实现蓝莓花青素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生物研究所,未经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1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烟型三氧化二锑复配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碳刹车盘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