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发射激光器封装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4730.1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8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胜;宁永强;张金龙;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 激光器 封装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光电子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发射激光器封装夹具。
背景技术
面发射激光器的封装焊接一般采用超声金丝焊接或在热沉上涂抹焊料焊接,在封装焊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管壳或热沉固定,而在后续的操作过程中,也必须保证管壳或热沉的位置不发生任何移动。
目前,面发射激光器的封装焊接采用的是结构较为复杂的大型封装机器,这种封装机器不但价格昂贵,焊接成本高,而且其位置相对固定不易于移动,可移动性较差,对于规格不同的管壳或不同形状的热沉,其固定不牢固,封装焊接过程极易出现偏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封装焊接面发射激光器的封装机器焊接成本高、可移动性差、容易出现偏差和管壳、热沉固定不牢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发射激光器封装夹具。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面发射激光器封装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夹具主体的中间设置有矩形下沉结构,两端分别设置有同等宽度的凸起结构,在一端凸起结构的中间开有滑动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杆、左加紧部件和右加紧部件,顶杆穿过滑动槽与夹具主体活动连接,弹簧套入顶杆,左加紧部件和右加紧部件上分别开有长度调整槽,左加紧部件和右加紧部件通过调整螺钉在长度调整槽中的位置与夹具主体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面发射激光器封装夹具,不仅结构简单、可移动性强,而且大大降低了焊接的成本,减小了焊接过程中的偏差,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对于规格不同的管壳或热沉,通过顶杆自适应,以及顶杆和左右加紧部件的配合来保证管壳或热沉固定不动,提高了焊接工艺的效率。本发明的封装夹具不会对管壳或热沉造成任何伤害,能够提高固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面发射激光器封装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A、B和C分别为本发明的面发射激光器封装夹具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
图3为夹具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左加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中A、B和C为左加紧部件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
图6为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中A和B分别为TO-46管壳固定前和TO-46管壳固定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面发射激光器封装夹具固定TO-46管壳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夹具主体,2、矩形下沉结构,3、凸起结构,4、滑动槽,5、顶杆,6、左加紧部件,7、右加紧部件,8、弹簧,9、长度调整槽,10、等腰梯形贯穿结构,11、螺孔,12、上台,13、前台,14、后台,15、侧台,16、上压盖,17、突出台,18、TO-46管壳,19、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发明的面发射激光器封装夹具,包括夹具主体1,夹具主体1的中间设置有矩形下沉结构2,两端分别设置有同等宽度的凸起结构3,在一端凸起结构3的中间开有滑动槽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杆5、左加紧部件6和右加紧部件7,顶杆5穿过滑动槽4与夹具主体1活动连接,弹簧8套入顶杆5,左加紧部件6和右加紧部件7上分别开有长度调整槽9,左加紧部件6和右加紧部件7通过调整螺钉19在长度调整槽9中的位置与夹具主体1固定。
所述矩形下沉结构2的中间设置有等腰梯形贯穿结构10,等腰梯形贯穿结构10的下底边靠近滑动槽4,上底边两端分别靠近左加紧部件6和右加紧部件7。
所述矩形下沉结构2上开有与固定左加紧部件6和右加紧部件7的螺钉19配合的螺孔11。
所述滑动槽4与矩形下沉结构2的深度一致。
所述顶杆5的一端上部设置有上台12,前部设置有前台13,两侧设置有侧台15,弹簧8一端抵住侧台15,另一端抵住压在滑动槽4上的上压盖16,顶杆5的另一端的上部设置有后台14。
所述上压盖16通过螺丝与夹具主体1固定。
所述左加紧部件6和右加紧部件7是轴对称结构,左加紧部件6的一端为楔形,在楔形一端的下部侧面设置有突出台17。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面发射激光器封装夹具适用于将面发射激光器封装焊接在管壳或热沉上,要求管壳或热沉的直径5.4mm,高度为12mm,面发射激光器的尺寸为1mm×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47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板自动伸缩装置
- 下一篇:蒽衍生物和发光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