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荷提取物用于肉制品保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7720.5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0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覃宇悦;孙莎;张智宏;程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4/20 | 分类号: | A23B4/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荷 提取物 用于 肉制品 保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荷提取物用于肉制品保鲜的方法,具体是将天然薄荷提取物用于肉类保鲜,属于食品的保鲜领域。
背景技术
冷却肉(chilled meat)是严格按照宰前检验和宰后检疫,在宰后24 h内迅速降至0℃- 4℃,并在随后的加工、冷藏、运输及销售等环节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的生鲜肉。但是,冷却肉在0℃- 4℃条件下,并不能完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涂膜保鲜对肉类中微生物繁殖和脂肪氧化等可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延长冷却肉的货架期。然而,对于肉类保鲜,必须具备一定的抗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化学合成保鲜剂对人们健康以及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使人们感到担忧,因而科学工作者开始研究高效、无毒、无味、成本较低的天然保鲜剂。
抗氧化剂是一类能有效阻止或延缓自动氧化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油脂及含油脂食品中,目前最常用的抗氧化剂为BHA、BHT、PG 及TBHQ 等合成抗氧化剂,虽然这些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因其稳定性高、高效价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安全营养食品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强调食品的纯天然和安全性。所以,开发利用天然生物物质代替人工合成物质已成为当今食品科学的发展趋势。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地上干燥部分的提取物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黄酮类、酚类、萜类、有机酸等,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等功效。研究发现,薄荷含有的黄酮、迷迭香酸具有抗氧化性,可消除自由基,抑制羟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生物膜结构和功能,可以作为强有力的自由基清除剂,显示出它在食用油脂抗氧化方面的巨大潜力。
由于食品本身含有大量的水分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微生物天然的良好培养基,只要条件适宜,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导致食品腐败变质。为防止腐败,向食品中添加防腐剂是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长期以来,在食品工业中都习惯于使用化学合成品作为食品的防腐剂,如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和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等,但这些化学合成的食品防腐剂在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对食品的风味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这些防腐剂在食品加工中的添加量都比较大,容易超标使用而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然而,有研究表明薄荷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真菌的抑制作用甚至要好于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也有学者分离得到了薄荷精油的抑菌活性成分。因此,选择薄荷提取物用于肉类保鲜,能提供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生物保鲜剂。
虽然国内部分学者介绍了关于肉类保鲜的方法和薄荷提取物的一些功效以及用于保健产品的开发,但是未提到过将天然薄荷提取物用于肉类保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将薄荷提取物用于肉制品保鲜的方法,具体是将天然薄荷提取物用于肉类保鲜,与肉制品充分混合以达到保鲜效果。
本发明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薄荷去梗洗净后,40-60℃真空干燥12-24小时,粉碎,过60-80目筛,过筛后薄荷粉末加入蒸馏水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10-1:20,提取温度为80-95℃,提取时间为60-90分钟;过滤,将滤液在10000-12100g条件下离心15-20分钟;然后利用滤纸再次过滤,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40-50%,浓缩滤液即为薄荷提取液,于4℃下贮存备用。
(2)将待保鲜的新鲜肉清洗、沥干后绞碎,按每公斤新鲜肉加入10-20ml薄荷提取物液的比例将新鲜肉加入薄荷提取液中,充分搅拌均匀;
(3)将保鲜处理后的肉糜用聚乙烯薄膜包装后,置于4℃贮藏。
本发明中回流提取过滤后滤渣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滤液后再离心处理。
本发明中所述肉制品重复步骤(2)1~2次,将肉制品与薄荷提取物充分混合。
本发明保鲜方法使用在肉类食品中,能在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改善肉的感官品质,提高产品的商业价值,同时具有抑菌、延缓脂肪氧化、防止色泽变差和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77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