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溶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1904.0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章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宇达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141 | 分类号: | C01B33/1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溶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取硅溶胶的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硅溶胶又称胶体二氧化硅、硅酸溶胶、矽酸胶、矽溶液,是无定形SiO2在水中的胶体溶液,可以用mSiO2·nH2O表示。工业上用的最多的是粒径在8~20nm,并含有少量稳定剂如NaOH、NH3·H2O等的碱性硅溶胶,酸性硅溶胶也多是以这类碱性硅溶胶为原料制得的。
由于硅溶胶的主要成分是胶态的SiO2,所以它呈现出化学惰性,无臭、无味、无毒、无腐蚀性,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一般在200m2/g左右)和较强的吸附性。因此,硅溶胶可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熔模铸造、涂料、造纸、毛纺和催化剂等行业,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
关于硅溶胶的生产,殷馨、戴媛静在《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第3卷第6期第27~32页的《硅溶胶的性质、制法及应用》一文中,介绍了硅溶胶的六种制备方法:硅溶解法、离子交换法、电解电渗析法、胶溶法、酸中和法和分散法。而在实际现行生产中,应用的最多的是以硅酸钠为原料的离子交换法。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在1994年5月发行的《硅化合物的生产与应用》((川)新登字015号)第174-178页较祥细的介绍了离子交换法生产硅溶胶的工艺。该工艺主要是以硅酸钠和盐酸(或硫酸)为原料,通过硅酸钠精制、离子交换、母液制备、增粒、浓缩等工序,得到硅溶胶产品。其中的离子交换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实现的,所以相应的还有树脂的清洗、树脂再生等工序。文中还举例说明了硅溶胶生产的消耗定额,以30%碱性硅溶胶为例,生产1吨产品需消耗:
硅酸钠(Na2O:8.2%,SiO2:26%,模数为3.1-3.4):1.4T
盐酸(35%含量):0.8T
所以,用该种工艺生产硅溶胶时,除了消耗作为硅源的硅酸钠外,还需消耗相应的盐酸或硫酸,除成本支出因素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该工艺离子交换、树脂洗涤、再生等工序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盐含酸废水,由于浓度及工艺费用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含盐含酸废水回收成本较高,回收物价值又不大,所以不可避免的会排放大量废水。
由于上述工艺需消耗大量无机酸,产生大量含盐含酸废水无法循环或回收利用,存在生产成本较高,同时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拟解决的是提供一种除硅源(硅酸钠Na2O·nSiO2)外,其他化学品能循环使用的制取硅溶胶的方法,以降低硅溶胶的制造成本,同时少消耗资源,减少排放,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硅溶胶的制备方法,它是以NaHCO3或NH4HCO3与硅酸钠Na2O·nSiO2为原料,反应得到水合SiO2沉淀,经过滤分去滤液,滤饼再经水洗、胶溶、增粒、浓缩得到硅溶胶产品;所述原料为硅酸钠Na2O·nSiO2和NaHCO3时,二者的摩尔比为了1∶2.0~2.3,所述原料为硅酸钠Na2O·nSiO2和NH4HCO3时,二者的摩尔比为1∶1.0~1.15;所述滤液主要含有Na2CO3,当用NaHCO3为原料时,还含有少量NaHCO3,当用NH4HCO3为原料时,还含有NH3·H2O和少量NH4HCO3。所述硅酸钠Na2O·nSiO2的模数n为2.2~3.7。
所述NaHCO3或NH4HCO3与硅酸钠Na2O·nSiO2的反应,是先将所述原料均各配制成溶液,然后在反应器中在搅拌下混合二种溶液,所述溶液浓度为混合后混合液中SiO2含量在2.0~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宇达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宇达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1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南方红豆杉中药材及其炮制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将煤粉直接制成球的设备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