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饱和脂肪链醇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0566.2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叶庆华;蔡茂军;王猛;周杰;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彩迩文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3/025 | 分类号: | C07C33/025;C07C29/09;C07C43/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朱水平;钟华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饱和 脂肪 制备 方法 及其 中间体 | ||
本申请为申请日为2008年10月24日,申请号为200810201691.6,发明名称为“一种不饱和脂肪链醇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和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和制备方法,具体的涉及一种不饱和脂肪链醇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含不饱和双键脂肪链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而中等分子量(C6~C10)的醇具有特殊的气味而广泛地被作为香料。在这类化合物中,顺式-6-壬烯醇具有西瓜,香瓜和黄瓜的香气,并给果香日化香精带来清新的头香,因而在日化产品中有越来越多的需求。然而,该化合物由于具备特殊位置的不饱和双键,在合成上具有很高的难度,因而价格昂贵,大大限制了其使用。化学家们一直不懈地探索其合成路线,开发了多种合成路线。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1、使用5-溴戊醇,先羟基保护,然后在低温下与丁炔锂偶合得到炔,再催化氢化然后脱保护基得到。(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1971(93):3905)。该方法虽然能得到纯度较高的产物,但是原料5-溴戊醇、丁炔难以得到并且昂贵,同时使用金属锂试剂,操作非常苛刻,成本高。最后还使用贵金属催化氢化,设备要求高。因而该方法不适合工业生产。
2、有报道(Agriculture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1978(42):1963)使用三苯基磷、6-溴己醇、正丙醛三种物料在二甲亚砜中用钠氢处理,可一次性得到产品。然而该方法得到的产品中含有较多数量的反式异构体(20%),纯度不高。此外,该方法的产率也低(44%),同时使用危险试剂钠氢,与二甲亚砜混合可能会导致爆炸,因此该方法生产危险大,质量也不好。
3、文献报道(Synthesis,1983(8):663)先把顺反混合体转化为环氧化合物,然后用LiPPh2-MeI试剂还原可得到高纯度的顺式产物。该方法需要使用昂贵并且有毒的试剂,同时使用到危险的锂试剂,操作要求高。此外,该方法步骤较多,生产不经济。
4、80年代后,由于叶醇工业生产方法逐渐完善,叶醇价格逐年下降,因此利用叶醇作为原料的方法也倍受重视。有人报道(Gazzetta Chimica Italiana,1980(110):237)先把叶醇转化为溴代烃,然后形成格氏试剂,再与环氧丁烷反应得到产物。该方法使用非常昂贵且难以得到的环氧丁烷,成本依然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制备不饱和脂肪链醇的方法中成本较高、操作复杂、安全性较低、对设备要求较高、产率和纯度较低等缺陷而提供了一种原料简单易得、操作方便安全、对设备要求低、产品纯度高和总产率高、成本低廉和适合工业生产的制备不饱和脂肪链醇的方法、及其中间体和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5所示的不饱和脂肪链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其中,i为0-6;k为1-6;n为0-4;Y为C1~C4烷基、烯丙基、三甲基硅基、叔丁基二甲基硅基、三乙基硅基、甲氧甲基、乙氧基乙基、四氢吡喃基、苄基、氯镁或溴镁;
当Y为C1~C4烷基、烯丙基、三甲基硅基、叔丁基二甲基硅基、三乙基硅基、甲氧甲基、乙氧基乙基、四氢吡喃基或苄基时,用常规的脱去羟基的保护基的方法将Y脱去。各反应条件为此类方法中常规的反应条件。
当Y为氯镁或溴镁时,用常规的水解的方法脱去Y,各反应条件为此类方法中常规的反应条件。
上述制备方法中,更佳的,i=k=2,n=1。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方法中所用的部分新中间体化合物4;
其中,i=k=2;n=1;Y为C1~C4烷基、烯丙基、三甲基硅基、叔丁基二甲基硅基、三乙基硅基、甲氧甲基、苄基、氯镁或溴镁。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中间体化合物4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极性非质子溶剂中,控制温度在-20~100℃,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化合物2和化合物3进行偶联反应,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彩迩文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彩迩文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05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