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骑式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6277.1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俵田雄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9/02 | 分类号: | F02D9/02;F02D11/10;B62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骑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骑式车辆的驱动电机单元的设置技术。该驱动电机单元隶属于节气门控制装置,该节气门控制装置采用线控节气门(throttle-by-wire)方式进行控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公知有如下一种作为跨骑式车辆,即,进气通道从气缸盖的后表面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用于开闭节气阀的驱动电机单元的驱动电机则沿车宽方向设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报第4544603号
但是,对于具有单缸发动机的摩托车,由于车辆宽度较窄,而且进气通道设置在车宽方向的一侧,所以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那样,若沿车宽方向设置驱动电机单元的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在车宽方向上向外突出,此时需用罩等其他部件覆盖该驱动电机。另外还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即,驾驶员的脚会与驱动电机接触而带来不舒服的感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其能控制驱动电机在车宽方向上向外突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曲轴箱固定在车架的枢轴支架附近,所述跨骑式车辆具有:发动机,其具有气缸体和气缸盖,由曲轴箱的前部朝向上方设置;进气通道,其与形成在气缸盖的后表面上的进气口连接;驱动电机单元,其用于开闭设置在进气通道上的节气阀。进气通道的后端部与空气滤清器连接,该进气通道中,从进气口至空气滤清器之间的部分,在俯视上述跨骑式车辆时,呈斜向设置状态,并由车架的主车架的侧面通过该主车架,节气阀设置于偏离车身中心线的一侧,俯视该跨骑式车辆时,驱动电机单元的驱动电机相对于车宽方向呈倾斜设置状态。
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2所述的跨骑式车辆中,进气通道在避开车架后,朝着进气口在车宽方向上由外向内延伸,节气阀设置在进气通道的向内侧延伸部上,驱动电机单元的驱动电机设置成:该驱动电机在纵长方向上的外端部位于车辆前侧。
在技术方案1或者2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3所述的跨骑式车辆中,驱动电机单元具有:驱动电机;减速齿轮部,其用于将驱动电机的转动传递给节气阀。减速齿轮部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驱动电机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
在技术方案1~3的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4所述的跨骑式车辆中,驱动电机设置在进气通道的下方。
在技术方案1~4的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5所述的跨骑式车辆中,驱动电机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由发动机和车架所围成的空间内。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1时,由于俯视该跨骑式车辆时,驱动电机单元的驱动电机相对于车宽方向倾斜设置,所以能够减小驱动电机在车宽方向上的长度。以这样的方法来控制驱动电机在车宽方向上向外突出。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2时,由于进气通道避开车架后,朝着进气口在车宽方向上由外向内延伸,节气阀设置在进气通道的向内侧延伸部上,而驱动电机单元的驱动电机设置成:该驱动电机在纵长方向上的外端部位于车辆前侧。所以,能够利用驱动电机的前表面将行驶时产生的风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导入,使整个驱动电机得以冷却。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3时,由于驱动电机单元具有:驱动电机;减速齿轮部,其用于将驱动电机的转动传递给节气阀,减速齿轮部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驱动电机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所以,能使行驶时产生的风吹向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得以冷却。另外,无需另行设置罩,也能起到保护减速齿轮部的作用。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4时,因驱动电机设置在进气通道的下方,所以有助于降低车辆的重心。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5时,因驱动电机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由发动机和车架所围成的空间内,所以无需另行设置罩,也能起到保护驱动电机单元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说明本发明跨骑式车辆的第1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跨骑式车辆的俯视图。
图3是放大表示图1的燃料箱、发动机和进气通道的周围结构的左视图。
图4是表示说明本发明跨骑式车辆的第2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跨骑式车辆的俯视图。
图6是放大表示图4的燃料箱、发动机和进气通道的周围结构的左视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变型例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放大表示的燃料箱、发动机和进气通道的周围结构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6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